第34章(第2/5页)

厉劲秋十分愤怒。

“你说什么?!”

周俊彤神色感动,恨不得放下水果当场感恩,“老天真的开眼了,让你去维也纳真是天大的喜事。我就说你一个直男早晚会遭到报应,想不到报应来得这么晚,我差点都以为等不到了。”

“周俊彤!”厉劲秋语气震怒。

“嘿嘿嘿。”周俊彤不管,她好快乐,换了鞋提上水果就要走,“小应果然是天使,长了一双慧眼,把你看得清清楚楚透透彻彻。”

“你慢慢反思啊,我去找絮姐了。”

妹妹对亲哥的攻击毫不留情,厉劲秋恶狠狠的盯着她,“你现在去樊林?”

周俊彤得意点头,骄傲不已。

厉劲秋甩开手走到门边换鞋,“我也去!”

樊林坐落在城市边缘,比邻湿地公园和空旷荒野,厉劲秋驱车来到附近,感受到清泠湖前所未有的静谧,那一排复古的朴素院墙和“樊林”牌匾,极有小隐于林的感觉。

“这边。”周俊彤熟门熟路,领着厉劲秋走向旁边的琴行。

遥远僻静的樊林旁,敞开着一间宽敞静谧的琴行。

走到门口,厉劲秋的注意力瞬间就被悬挂的古琴吸引。

漆黑的、深褐色、红铜色的古琴,鳞次栉比的悬挂于墙面,居高临下,他稍稍仰头,就能见到伏羲式、仲尼式的不同古琴制式。

这里不像是贩卖乐器的地方,更像是一间古琴展览馆,弥散着幽幽檀香的味道,展示着千年古琴传承的文化与底蕴。

“彤彤?”絮姐从琴行的内门出来,显然和周俊彤十分熟悉。

她年龄约莫三十,穿着简洁的长裙,长发卷曲的披在肩膀。

漂亮的黑色眼睛一扫,带着困惑和好奇的落在厉劲秋身上,“这位是……”

周俊彤熟稔的回答道:“这是我哥,厉劲秋,他来找小应。”

闻言,絮姐的笑容变得意味深长。

厉劲秋微微皱眉,总觉得这位絮姐肯定听说过他的名字。

“小应他在院子里试琴。”

絮姐也不多话,只是保持着嘴角温柔的弧度,“厉先生,不如您去找他吧。我和彤彤还要看看小提琴,就不招待了。”

作为琴行老板,她对待厉劲秋的态度随意又放心,转身指了指她走来时的内门。

“你进去就能找到他。”

絮姐的从容大方,没把厉劲秋当客人,而是当熟人。

厉劲秋觉得奇怪,却没说什么,直接循着她的指引,穿过了琴行狭窄的通道,走进了豁然宽敞的樊林。

樊林是一处复古的山水园林院落。

琴行内门直通着复古简洁的长廊,旁边便是绿植成荫的小桥流水,假山绿树。

厉劲秋沿着长廊前行,惊讶于这片私人宅院的宽敞和幽静,他仿佛进入了市政公园或者苏氏园林,而不是樊成云大师的宅邸。

没走几步,他就听到了熟悉的琴声。

弦音轻抚,涔涔清澈。

他确定这是那张独特的十弦雅韵。

自钟应演出之后,他寻遍了国内古琴大家的专辑,对国内经典古曲了若指掌。

连樊大师的琴曲都反复聆听,仍是找不到像十弦雅韵一般独特宽广的音域。

十弦琴是不同的。

厉劲秋无数次感慨喟叹,使得他的脚步变得急切。

他绕开了遮挡视野的树木,便见到了席地而坐的钟应。

年轻人身穿浅灰色T恤,盘腿坐在阳光充沛的院落。

他将十弦雅韵搁于膝上,如同一位身处山林间的文人雅士,随性抚琴自得其乐。

厉劲秋愣愣看他,只觉得他们明明身处同一片天空,钟应却仿佛停留在时光的间隙,连身后门楣古老的琴馆,都为他镀上了陈旧昏黄的滤镜。

他指尖弹响的每一个音,都在追溯着消失在历史里的声音。

一张琴而已,竟然弹奏出数人同台的震撼,好像有成千上百位乐师,与他共弹美妙恢弘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