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第3/6页)

也许是他非同一般的执着,令钢琴家产生了长辈般的担忧。

多梅尼克一边帮助他,一边照顾他,唯恐钟应为了一张琴丢掉小命,自己无法向樊成云交代。

终于,贝卢停了下来,走进了书房。

多梅尼克满脸困惑,看着熟悉的地方问道:“贝卢,你不带我们去看琴,带我们来书房做什么?”

贝卢发出低哑的笑声,抬起手来,摸了摸书柜边缘。很快,藏在墙角的门,便随着咯咯的机关响动,展现了新的天地。

独特的收藏室,拓展了书房的隐藏空间。

“因为我的琴,就在这里。”

他看向多梅尼克,“里面有一间特殊的收藏室,我每天都会进去看看。”

多梅尼克目瞪口呆,“我和你相识四十年,这还是第一次知道!”

说着,他就急切的想要拽着钟应进去,一转头,却见钟应看向书房靠门的那面墙,微微仰头。

“你看什么?”他问。

钟应的视线,落在了书房墙上的玻璃装饰框,他盯着里面字迹清晰的意大利语,久久不肯相信自己看到的东西。

“这是……沈先生寄来意大利的书信。”

他说得非常肯定,即使努力掩盖了心中震惊,也盖不住他提到沈聆时的错愕语气。

因为,他从小就研读沈聆的日记。

里面反反复复提及的自己寄往意大利的信件。那些信件石沉大海,没有回音,沈聆甚至不知道它们有没有顺利抵达大洋彼岸。

可他竟然在这里、在贝卢的书房,见到了实物!

镶嵌在玻璃后的信纸上,清晰的意大利语逐词写着——

“希望我们的友谊,不会因为时间褪色,与海洋一般天长地久。”

“我在中国衷心祝福着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信里带着翻译后特有的异国腔调,和钟应看过的亲笔日记截然不同。

他感受到一种温和谄媚的语气,始终萦绕着这些书信。

末尾落款确实是中文的“沈聆”,但是字迹跟钟应所见的沈聆笔迹没有任何相似之处,旁边还备注着“民国驻意大利大使Luke代为翻译”!

钟应不相信这会是沈聆亲自撰写的信件,他更不相信这位Luke是照着沈先生的书信内容如实翻译。

无论这信是寄给哈里森.贝卢,还是寄给贝卢的父亲,沈先生都不可能和没有印象的陌生意大利商人,拥有这么深的情谊。

更何况,墙上整整六张信纸,没有一句话提到归还雅韵的事情!

钟应脸色沉了下来,他觉得这些信像极了伪造的赝品。

就像那张清泠湖的仿制琴一样,出自某些可恶至极的家伙手中。

他怒火中烧,眉头紧皱,却听到贝卢苍老好奇的询问。

“你知道沈聆?”

“是的。”

钟应视线锐利,看向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他几近咬牙切齿。

“你将十弦雅韵赠送给樊成云大师的事情,国内无人无知、无人不晓,我查过相关的资料,当然知道沈聆。”

他话中有话,带着暗藏的谴责,“我还知道,十弦雅韵本就是沈聆的古琴!”

然而,贝卢丝毫没有惊慌,他竟哈哈笑出声,苍老的脸庞焕发出神采。

“对!十弦雅韵是沈聆的琴,我们是朋友。在中国的时候,他经常弹琴给我听,用的就是雅韵。我发誓,那是世上最美的琴音,也是我这辈子最美好的回忆,无论多少年过去,我都无法忘记。”

老人因为有人知道沈聆,而感到快乐和开心。

钟应只觉得痛苦。

他清楚知道,沈聆并不认识贝卢。

沈聆又怎么可能,为一个根本不认识的人特地弹琴,成为朋友。

可贝卢显然兴奋起来,之前排斥、质疑钟应不够资格的严肃神情,都为了沈聆收敛。

他举起手招了招,近乎急切的催促道:“孩子,你确实是适合帮我调弦的人选。快来帮我看看琴,它正好是我找人仿造十弦雅韵,制作的新琴,你一定会喜欢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