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刑警的破案方法(第3/4页)

“而这罐‘毒乌龙茶’的生产日期却很近,甚至就在这周,就在三天之前。”

“而且从生产编号和产地上来看,它们的生产批次、生产工厂也不一样。”

“自动售货机里的这批乌龙茶,产地是琦玉工厂。”

“这罐这周才生产的毒乌龙茶,则是在千叶工厂。”

答案显而易见:

“凶手不是在这台售货机里买的冰乌龙茶。”

“他是提前在别的地方买好了乌龙茶,往茶中投毒之后,才带到这台自动售货机里的。”

不过……

目暮警部又纠结地看了过来:

“知道这些,好像还是没办法找到凶手吧?”

“这当然没办法帮我们直接找到凶手。”

“但是却可以帮我们找到一个突破口。”

林新一无奈地叹了口气:

现在法医的方法不好使。

那就应该用刑警的破案方法。

在以前,这些点子应该是由定位等同搜查一课的刑警队出的。

他这个法医只需要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就好了。

可现在……

看到目暮警部这躺赢躺惯了,答案摆脸上了还一脸茫然的模样……

林新一就知道,自己还得客串一回搜查一课的管理官了:

“饮料上的生产编号之所以存在,为的就是方便厂家分清饮料的生产批次,方便在出了质量问题之后紧急召回、溯源调查。”

“这个调查机制可以用来处理质量问题,自然就可以用来处理案件。”

他微微一顿,仔细吩咐道:

“联系这款乌龙茶的厂商,尤其是生产了这罐‘毒乌龙茶’的千叶工厂。”

“把生产日期和生产编号告诉他们。”

“让厂家尽快弄清楚,这批乌龙茶是什么时候投放到了东京、投放到了米花市场,弄清楚有哪些超市、商店、便利店有进过这批乌龙茶。”

“好!”目暮警部点了点头,马上照办。

这类“毒可乐”事件影响实在恶劣,面对巨大的破案压力,警视厅也不得不一扫平时迟钝臃肿的老态,猛地爆发出前所未有的高效。

而乌龙茶厂家同样知道这突然爆出的“毒茶案”,到底意味着什么——

案子一天不破,他家的乌龙茶就没人敢买。

而他们只是一家关东地区小有名气的本土企业,可不是当年家大业大、不惧影响的可口可乐。

这案子要是迟迟不破,他们恐怕撑不了多久就要倒闭了。

于是没过几分钟……

接到警视厅协查通知的乌龙茶厂家那边,便也以一个堪称恐怖的高效,飞快地给出了回答:

“根据易拉罐上的生产编号和生产日期,这罐‘毒乌龙茶’是在三天之前的千叶饮料工厂,一车间二号流水线,于上午11点45分14秒灌装生产的。”

“这批饮料于昨日出厂,运抵东京各经销商仓库。”

“今天早上到中午,才由经销商依次投放到全东京市面上。”

“至于采购了这批乌龙茶的超市、商店、便利店……这些还得由下级经销商给出详细列表。”

“乌龙茶厂商那边正在紧急联系经销商,应该很快就能给出完整名单。”

目暮警部匆匆忙忙地给出了调查结果。

林新一听得眉头紧皱。

然后就是一阵沉思不语。

“怎、怎么了?”

众人不解地望了过来。

这时只听林新一细细琢磨着刚刚厂家提供的那段饮料销售情报:

“这批饮料是在今天中午,才依次投放到东京市面上的。”

“而进了这批货的商家,一般也不会当场就把刚进的饮料送上柜台。”

“就算柜台上的乌龙茶正好售罄需要补货,商家往柜台补货、码货,肯定也还需要一定功夫。”

“也就是说,凶手最早能买到这罐乌龙茶时间,也就是今天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