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我毛利兰就不能去夏威夷了?(第4/5页)

宫野志保得出了一个引人遐想的结论:

“身体还处于完全麻醉状态,又受了这么重的枪伤。”

“正常人能活下来都很困难。”

“怎么可能还有力气反击呢?”

“这……”水无怜奈悄然咬紧嘴唇。

她尝试着继续把大家的思路带偏:

“有没有凶手可能是先拼死展开的反击,然后在夺枪时不慎中枪?”

“不可能。”

“以他中枪时的体内药物浓度,以他当时的重度麻醉状态,是不可能有力气夺枪反击的。”

志保小姐淡淡地否定了水无怜奈提出的这种可能:

“所以神秘人一定是先中的枪,然后才展开反击。”

这问题可就大了。

先中了一枪,体内还带着麻药,岂不是更没力气反击?

“或许……”

水无怜奈又试着提出一种可能:

“或许是那神秘人在中枪之后又休养了几分钟,等体内药效过去,才挣扎着反击的呢?”

“这也不可能。”

宫野志保不紧不慢地拿出更多的证据:

“我之前说过,一般人从硫喷妥钠的完全麻醉中清醒过来,需要15~20分钟。”

“而硫喷妥钠是一种具有高度亲脂性的短效巴比妥类药物。”

“其在静脉注射后,其中约90%会迅速(于1min内)分布于血液灌流量大的脑、心、肝、肾等组织中,血中浓度急速下降。”

“正是因为它具有这种快速重分布的特性。”

“所以硫喷妥钠在血液中的浓度下降速度会出奇得快,其血浆中的药物半衰期甚至短到仅仅只有2~4分钟。”

宫野志保又轻轻放下一张现场照片,照片里拍的是从现场找到的注射器与药瓶:

“死者用的药瓶里,硫喷妥钠的含量是500mg。”

“排除掉注射器里残留的部分药液,就算它450mg好了。”

“假设这450mg药液全都被注射入这神秘人的体内。”

“在假设凶手是标准体重的青年人。”

干这种危险工作的人普遍年纪不会太大,体重更是很少有超重或超轻的。

所以志保小姐的假设条件虽然有些主观。

却也能大概率地贴近实际,不会有太大误差:

“根据我小学……我最近读过的一篇,《硫喷妥钠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的论文。”

“将这种剂量的硫喷妥钠,注射入标准体重的青年组患者。”

“药物基本都会在1分钟内使患者麻醉。”

“而其入睡时的血液药物浓度,一般在20.7~40.1mg/L之间。”

“也就是说,标准体重的青年人在注射450mg硫喷妥钠之后,其血浆药物浓度,一般会在1分钟内,就下降到40.1mg/L之下。”

“而这项数据就算换到体重、年龄都不相同的其他实验组,也无非是1分钟和2分钟的区别罢了——结论不会相差太大。”

宫野志保微微一顿,浅笑道:

“还记得吗?”

“神秘人留在现场的血液样本里,硫喷妥钠的浓度可足足有44.3mg/L。”

“这……”林新一和浅井成实都猛地反应了过来:“你的意思是……”

“神秘人中枪时血液里的药物浓度还很高——”

“死者在给那神秘人打完吐真药,时间还没过去1分钟,就已经在朝他开枪了?”

这实在是一个匪夷所思的结论。

给人打吐真药,当然是为了把人迷晕之后再慢慢审讯。

又怎么会给人打完药,都把人迷晕了,又在这短短1分钟内,突然抬手给人一枪?

对方可都被麻醉了啊。

而且打完药1分钟都没到,受审者才刚刚被麻醉;审讯估计都没来得及开始,想问的都没问到。

突然给人一枪是图什么?

“很奇怪吧。”

“更奇怪的是,神秘人是在被注射硫喷妥钠后1分钟内中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