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业余的同行(第4/4页)

这些就已经给死亡时间的判断,带来了极大的麻烦。

可林新一没想到的是……

前人给他留下的麻烦还能更多。

林新一翻了两页现场勘查报告,眉头就已经紧紧锁起来了:

“现场勘查哪个部门负责的?”

“你们没有信息更详尽的勘察报告吧?”

“这个……”降谷警官答道:“现场勘查工作,是由群马县当地县警负责的。”

“我们公安也只是刚刚从当地县警那里接手这个案子,能拿到的现场勘察资料,都已经在林先生你手上了。”

“这……”林新一顿时更加没了信心。

在亲眼见证过月影岛、美国岛等一系列由地方警察敷衍了事而搞出的冤假错案之后,他就很不客气地对这个世界里日本的基层警察组织,给出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就不指望他们能帮上什么大忙了。

能把工作态度摆正,别在现场勘察的工作里遗漏东西,给人添乱就好。

而这一次……

群马县当地县警在这个案子里扮演的角色,就明摆着是来给他添乱的:

“竟然连现场温度和空气湿度都没记载。”

“这让我怎么推断死亡时间?”

林新一有些头疼地叹了口气:

昆虫的生长发育速度,可是非常受温度和湿度影响的。

尤其是温度——昆虫对温度变化极为敏感,一般昆虫在5~10度以上才会开始活动,25~35度生长发育最为适宜;当温度上升到38度以上时,则会进入昏迷状态,甚至大量死亡。

所以有时候温度差个几度,昆虫从虫卵孵化到羽化成虫的发育时间,就能差上好几天。

要利用法医昆虫学来推断死亡时间,就必须要详细掌握案发现场的温度数据。

可这份现场勘察报告里却什么都没有。

足以见群马县县警职业素养之业余。

都能跟鉴识课的那帮摄影大师们比了。

“这个……”降谷警官试探着问道:“如果只是需要知道温度和湿度的话,难道不能用从气象部门那里查到的数据吗?”

“当然可以。”

“而且要利用法医昆虫学推断死亡时间,本就必须让气象部门提供当地过去一段时期的气候数据做分析基础。”

“但是光有当地的气候数据做基础还不行,也得有案发现场实测的环境数据做参考。”

“更何况,案发现场还是位于群马县的山区。”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有时候有可能这边山头下雨,案发现场那边的山头还是大太阳。

有时候案发现场的树长得茂盛一点,现场平均温度就会比当地平均温度低很多。

所以如果只采用当地总体上的气候数据作分析基础,而没有案发现场的实测气候数据作参考修正,法医对死亡时间的推测就很容易出误差。

“这份现场勘察报告根本不能用。”

林新一无奈地放下这份简陋无比的勘察报告,轻轻叹道:

“要想侦破这个案件……”

“我们就必须重走一趟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