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第3/5页)

程迟音点了点球体的球心,在旁边写下平面内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此时的xyz既满足3x+7y-4z=13,又满足球体中的x??+y??+z??=r??,那么平面和球至少有一个交点,我们求函数最小值的问题就变成了——求球体半径r的最小值。”

有同学跟上了程迟音的解题思路,眼睛一亮接了一句:“相切的时候!”

程迟音抿嘴一笑,点头:“平面与球相切的时候。把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扩展一下,假设上面这一行等于0,那么实际上就是一个面,点到直线的距离就变成了空间中点到面的距离……”

杜兰站在一旁,看着一笔一划用粉笔写下解题过程的程迟音,眼神里的欣赏之色更浓,她心里暗道:“这个孩子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都很强,难得的是对于知识的掌握是整体的、融会贯通的。”

程迟音的脑海中似乎形成了整张有关于数学的知识结构脉络图,看到问题的第一时间,这张图就可以抽调出所有相关的知识点反馈给她。

不少同学平时学得认真,学完一章节做相关习题完成度也不错,但一到考试数学成绩就不理想,做的时候不会做,看到答案才恍然大悟,懊恼怎么没想出这种解题方法。其中很大部分原因还是在于缺乏联想发散解决问题的能力。

用空间解析几何的方法得出相同答案后,程迟音放下粉笔。

杜兰扫了一眼台下,几个平时成绩挺好的孩子像是受了打击,默不作声誊抄着黑板上的板书。

她微微勾起嘴角,这几个孩子成绩是好,但多少有点自傲,这会小受下打击没准后面能更踏实些,是好事。

杜兰重新走回程迟音身边,笑道:“相信现在大家对程迟音同学更加了解了。”

“新同学来了,以后同学们要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程迟音同学有她擅长的科目,也有不擅长的科目,各位同学也是。我希望你们可以互相学习彼此的优点,取长补短一起努力。”

原本还对程迟音有所怀疑的同学这回是彻底服气了,纷纷点头。

“座位的话……”杜兰沉吟一下,看向后排空着的桌子,那是纪澄的位子。想到两人关系不错,杜兰指指那张桌子,“就坐在那里吧,和纪澄当个同桌。”

程迟音应了一声,走过去坐下。

……

下课后杜兰回办公室,从一高那儿截到个好苗子,这会儿是人逢喜事精神爽,脸上的笑压都压不住。

同办公室老师见了,随口问了一句:“杜老师,开心啥呢?”

杜兰将教案放到桌上,拉开椅子坐下:“我班里转来了个好苗子。”

“转学生?不是就程迟音一个吗,还有谁?”高三转学这事少有,办公室老师都听说了。

“就是她。”杜兰拿出记录册给程迟音列辅导计划,边在纸上写边说着,“我是特意打电话邀请她回明远的,你们也别信那些流言蜚语,这孩子聪明着呢,数学确实是有天赋。”

顿了一下,杜兰捏捏鼻梁,叹口气:“就是太偏科了。”想想程迟音这次考试满分不到300分,除了数学外,其他科目都是惨不忍睹。

“我打算让她走数竞看看能不能签个自招保送。”

其他老师半信半疑:“这都高三了,要真是好苗子,还是得赶紧把其他科目提上来。”

正好这会儿程迟音过来找杜兰交接一些材料,旁边的17班英语老师朝她招招手:“程迟音是吧,我是你们班英语老师,老师能问问你这次联考英语多少分吗?”

程迟音有点不好意思:“15分。”

英语老师:“……”

英语考15分,不说一高的学生了,就明远高中都难找。

英语老师推推眼镜,哑然半天才开口:“这,这怎么能考出15分呢,我就是往答题卡上踩一脚,按照脚印子涂卡,那读出来也不止15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