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程永宜归来(第4/8页)

哪怕宋辞之前比之唐师有些差距,亦是无伤大雅,能治理百姓,更能安一方边境,此功不能抹去,萧宁给予肯定。

宋辞更不敢受此夸赞,“臣既为臣,当尽忠尽职。”

早年或许还不能明白萧宁,不,是大昌只看能力,多年下来,瞧那些做实事的人步步高升,他还有什么不明白。

既是明白,便当为之,万万不能让自己落后太多,最后为朝廷所弃。

“这一次,陛下与政事堂诸公商议,留你为太府卿,参预朝事,助政事堂助诸公统率天下,你可愿意?”萧宁之前就同萧谌和政事堂诸公商量过,政事堂,正是诸位宰相,可是年岁渐长的宰相们,精力难免不足,若是将国家之重担尽压于他们之身,怕是他们撑不住。

如今大昌人才辈出,总得准备储备宰相吧。

六部尚书可出任宰相,其余能干者,在六部尚书无错的情况下,总不能苛刻以替代。

倒不如挑几个不错的人,入政事堂,挂上参预政事、参知政事什么的,就是给挂个宰相之名,可助宰相们行事,这样一来的话,萧宁想到有不少人可以调入。

就是萧谌和政事堂几位同样也想到好处,岂有不同意的道理。

能多几个人帮忙打打下手,不让宰相们忙活的事再多,甚好,甚好!

萧宁这话同宋辞说得这般明白,宋辞岂有不谢之的道理。

“谢陛下,谢殿下。”倒是个聪明人,不会一味只将功劳记在萧宁头上,也不会把萧宁推出去当出头鸟,引起天下而攻之。

“只不过须你再一等,此例一开,并非只你一人而已。”萧宁见宋辞,本就是为传达此意,亦为叫宋辞安心。

为国出力的人,纵然卧病在床多日,大昌都会记得,也定会提拔以用之,断然不会用了就忘。

宋辞之前是有几分忧心,毕竟离开朝堂日久,难免让人觉得他是不是不成。

若是当官的不成了,也就没有再让他当官的必要,这个道理宋辞自明了。

入长安这些日子,虽说刚迁新都,萧宁也将被封为太女,他是递了帖子却不敢催促,只能耐心等候。见唐师意气风发的样儿,宋辞心下难免气闷,然后......

视线不留痕迹地扫过萧颖,萧颖何许人也,原本注意力就放在宋辞之上,宋辞任何反应她都看在眼里,自然便知道他这一眼望来。

看且看,再怎么看也改变不了什么。

萧宁听着感谢的话,就算再想绕回正事,萧宁昨日看到某人时亦震惊无比,算了,她这亦不知该帮谁的事,还是由他们自己解决。

皆是在朝之人,且在萧宁知道宋辞同萧颖的关系前,萧谌已然同政事堂诸位通过任命宋辞为太府寺卿一事,早晚总是要碰面,还不如萧宁先为他们准备这一回。

“你且好好休息几日,待大军班师回朝,一应封赏下,你也该走马上任。”萧宁正事说完,完全没有要留人的意思,这便将人打发。

宋辞又扫过萧颖一眼,可惜萧颖连个眼神都不给她,“臣告退。”

在萧宁面前,并不是说话的时候,退去且退去!

萧宁颔首,果然装什么都不知道最好。

等宋辞一走,萧颖道感叹道:“可惜了!”

???萧宁万万没想到,萧颖竟然只此感叹。

“看来昨夜我的决定是对的。我没有直接冲进去,扰了姑母好事,也不用考虑如何面对宋刺史。露水情缘,他什么身份不重要,现在姑母倒是……”

萧宁虽知萧颖洒脱,却也是有忌讳,这朝堂上的人碰见了,难免总有些尴尬。可是她与宋辞两人都是不说实话的人,自然免不得碰上同僚。

碰上了,知道对方的身份,萧颖也干脆,这就想分了?

“确实做得不错,否则更可惜。”萧颖再次感叹,萧宁直接被口水呛到,至于这么舍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