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可劲儿忽悠(第4/8页)

结果不劳他费心,雍州方面的人,孔鸿作为长史,最是积极配合萧宁的主意,一致认为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让敌人也能为他们所用,实为上策。

这位天使李拿,他没来之前准备盯紧雍州一方,以确定雍州究竟会不会最后成为京城最不安定的因素。

等看完雍州境内的情况时,李拿都傻眼了。

天下动荡,他一个从京城来到雍州的人,最是瞧得分明四下的情况。结果倒好,雍州内太平安乐,哪怕是素来眼睛长在头顶上的世族们,在这雍州也是安安份份,循规蹈矩。

私底下李拿怎么也得问问百姓,好嘛,雍州刺史的处置一直没有下来,总不能等着一个刺史,不管雍州的生死了吧?

既然雍州的军权在萧谌手中,萧谌也有责任担起雍州安宁的重任。总之,之前雍州刺史属官,现在也都尽听萧宁调遣。

安顿百姓,与人休养,桩桩件件,萧谌一个武将安排,丝毫不比别人差。

一个个世族其实对萧谌的印象都是:这就是一个武将,就算是世族出身,也是自甘堕.落的武将。

万万没想到,人家擅长打仗不假,文治同样也不逊色于人。

萧谌的约法三章,最是明确不过,李拿听着,对于亲眼瞧见的百姓安宁,也都明白,这并非一句空话,真真切切的在前,李拿不能不信。

“雍州境内,比起京城如何?”终于让李拿深入了解雍州了,孔鸿可不得仔细的问问李拿的想法。

李拿无法说出违心之言,“自然是雍州更佳。”

“同出寒门庶士,你我都皆知世族从来不将我们放在眼里,从前的雍州如何未可知,以后的雍州未必不能如我们所愿。”孔鸿最是清楚各自的心思,一语道破,听在李拿的耳朵里,叫他心头一跳。

“你我心中所愿?”李拿轻声地重复。

“是,乾坤朗朗,岁月静好,再无世族寒门之分。有冤可伸,不必再受人白眼。”孔鸿说得清楚,这是他心中所愿,也是这天下许许多多的普通人心中所求所愿。

李拿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震惊地望向孔鸿。

孔鸿道:“世族垄断,我等庶族求告无门,偏他们瞧不上我们,亦无大义,唯一己之私。曹将军入京以来,处处被人掣肘,哀帝之死,我相信不是曹将军所为。

“然曹将军掩耳盗铃,不令人彻查,反而定论陛下暴病而亡,无异于落人于柄。李兄是聪明人,定然知道,天下等这一个机会的人有多少。”

论起此,李拿沉默了,如何能不知。

“当日朝廷动乱,不过半年,京城几生动乱,若说其中无人推手,岂有这等动乱?曹将军已为众矢之的,你在他的身边,万事要小心。萧将军说了,我们雍州随时欢迎任何人前来。”孔鸿不用把话说得过于直白,只要表露出对人的欢迎,余下的,也得等一个好机会。

李拿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雍州有无反意?”

能问出这样直白的话,孔鸿明了李拿是受到震撼,心中是相信雍州的太平难得,或许也是舍不得这样的太平付之东流。

“何谓反意?若天下安宁,起兵作乱者,自寻死路罢了。当年曹将军为何起事,领义军接连攻占城池,其中的原由,曹将军更清楚才是。

“萧将军既为雍州守将,外御胡人,内镇作乱,雍州太平安乐,多亏萧将军在。这一点李兄以为可有半分虚假?”

晓之以情,动之于理。

反与不反的,现在能给答案的?

天下之乱不是萧谌挑起的,也不是因雍州之故,这一点各自都要认牢记。

“世族,子孙娇溢,忘其先,淫嬖。必不复存。我等一般无二。思存于世,身当兢兢于世。”孔鸿点明人立身之根本,李拿自是认同的。

“反与不反,言明也可真?然,我可以告诉李兄,萧将军乃兢兢之人。”孔鸿可以给到李拿的,也能让李拿安心的,不过这个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