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第2/3页)

听到这个消息,少年姑姑一家都惊呆了,亩产三四千斤的农作物?真的会有吗?

“是真的,我一个隔房的表叔前几个月北上幽州了,给我们来了信,说是亲眼所见。还说这个高产的农作物叫做红薯,吃起来味道很好的。”

农家汉子:别说吃起来味道很好,就算很难吃,只要能填饱肚子能活命,他们也愿意种的啊。

最后,农家汉子一咬牙,“好,我们一家子跟你们一起走!”

什么房子田地,哪有活命重要?不要了,都不要了!岳父家的房子比他家的还大,田地比他家还多,还不是说不要就不要了?现在就算要卖,也没人敢买。哪哪都缺粮,粮食价格一天比一天高,活命要紧,根本没有人会拿钱出来买地买房。

像这样的情况,在大梁各地均有发生,无数热血男儿南下投军,无数老百姓或者南下或者北上求活命。

******

辽河上,伊春军团的将士在河上捞了多久的人,王朗就在一旁看了多久。

他询问过,他们有没有可能就地砍伐竹子做成简单的竹筏到河里救人,但是得到的是否定的答案。

掉落河中的朝廷士兵一个个被救上了船。

面对自已被敌军俘虏捆绑的身份,大多都保持沉默不谏。毕竟刚经历过一番惊心动魄的埋伏,又在河水里扑腾了好久,人都被折腾得精疲力尽了。

但总有些个别是例外的。这里一个叫陈凯的百夫长就是个活泼的,只见他被救上船后,就和救他的老兵唠叨开来了,“老哥,你捆得太用力了。捆疼我了。其实你们不用捆那么结实的,我保证不跑。反正我就孤家寡人一个,给谁当兵不是当呢?你说对吧?说起来,我去当兵也是因为外面世道太艰难了,做活赚的钱都吃不饱饭了。现在给伊春当兵更好了,听说咱军队的伙食很不错,是不是真的?”

救他的老兵忙和着呢,根本懒得搭理他。

“老哥,你们抓了咱们,不会像对待狄罗俘虏那样对待咱们吧?”

正当陈凯以为对方不会回答时,就听见对方粗声粗气地答道,“不会,你们是大梁人,他们是北狄族人,是不一样的。”

他的话,让一船的国军俘虏都放下了心。

“那我就放心了。”陈凯说完,眯着眼望向河岸高处,“老哥,我看到对岸我的兄弟了,我能对他说两句话吗?”

老兵瞥了他一眼,你都叭叭那么久了,我有让你闭嘴过吗?

陈凯领会了老兵那一眼的深意,当下就冲河岸高处喊道,“顺子,我被抓啦,再见了我的兄弟,以后战场上再见,我是不会留手哒。”

所有人:不是,你不是刚被抓吗?这么快就改变立场了?你这叛变得也太快了吧?

有人不小心把心里话说了出来。

陈凯挺胸,“我这叫入乡随俗。”说着,他还冲着老兵讨好地笑笑。

隔壁船的负责人冲他竖起了大拇指,“你小子挺有前途的。”

陈凯呵呵傻乐。

老兵瞥了他一眼,傻乐啥啊,你小子,表现那么突出,不是奸细就是人才,反正指定是军队纠察处的重点观察对象就对了。

就在这时,变故发生,就在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陈凯身上时,那个叫顺子的小兵默默地后退了几步,一个助跑,砰的一声,从高处越过沙石区,顺利落入水中。

所有人:???这是来搞笑的吗?

陈凯反应最快,他跳了起来,“快快,我顺子兄弟舍不得我。老哥,麻烦你救救我的好兄弟顺子好吗?”

老兵没动,但是旁边的船开了过去救人。

有了这个先例,其他人蠢蠢欲动。

王朗黑着脸,拔出刀来,横在那里。

其他人一看,也都一一歇了心思。他们可不像顺子,单蹦一个,他们很多都是有家庭的,上有老下有小,迫于朝廷要求出丁的。他们要是叛变,遭殃的就是家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