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警觉好像没啥用(第2/4页)

沈添青饰演的公孙芜是个十六岁的小姑娘,是家里备受宠爱的幺妹,也不用被逼着习武,只是早年潦草地学了一点。

背了哥哥姐姐也不喜欢背的秘籍。

她脸上写满了不谙世事,在遭遇灭门之后所有的活泼消失殆尽,骄纵也变成了趴在师父肩头的强忍眼泪。

这一幕是她们在别庄落脚,公孙芜的剑法依旧没有长进。她心里还念叨着为父母报仇,更是心急。

从早上练到日暮,最后把剑一扔,自己坐在一边生闷气。

时絮不太记得这一幕当年是怎么拍的,也不太记得有没有跟沈添青交流过。

她按照新的剧本,在对方拽住自己戏服的时候顺势低头,然后坐在了对方边上。

“不练了?”

沈添青嗯了一声。

她抬眼看着对方,样片里沈添青视角的机位其实很难把人拍好看。但是当年时絮这人脖子修长,身形格外好看,是盘靓条顺的那种利落美,拍出来也有一种疏朗。

她演过很多角色,沈添青也看过很多,她依旧觉得石湾这个角色跟时絮最像。

别人都说她温柔,只是温在皮囊。这人的温和有礼全都是不熟的表现,因为见过了她和别人熟,所以才会让沈添青渴望无比,想要点区别对待。

在这个剧组她得到过区别对待,但是不是她想要的那种。

是撇清关系的区别对待。

“我很没用。”

公孙芜是被宠大的,她在遭遇不测前辈石湾救下,吊桥效应体现得淋漓尽致。

她眨着眼,看着身边可靠的女人,她们跋山涉水好几个月,她习惯了跟对方身边。

石湾看不出年纪,有父母的凭证,说是父母的朋友。

她教她剑法,一开始并不希望公孙芜叫她师父。

但是小姑娘聪明灵秀,还特别固执,叫了就不改口。

“没有。”

石湾的台词不多,时絮觉得自己演这种角色实在是省心又痛苦。

她本身就爱说话,每次接戏的角色词多的屈指可数,逼得她下戏后疯狂招人唠嗑。

“练了一天休息吧。”

她这个角色话少,所以很考验面部表情,因为人家也不是面瘫。

时絮演石湾的时候被卡过很多条,下戏后跟人说的最多的是今天NG又xx条了。

声音也得平淡,毕竟是高人。

她自己念着自己的词,现在变成了孟蘅也是同样,偏偏在别人眼里的确像模像样。

石湾的安慰就是陪着公孙芜坐半刻钟,她起身又要走,才刚站起来,又被拉住了衣袖。

暮色四合,残阳如血,小姑娘怯生生地抬眼,可怜兮兮地喊了声:“再教教我。”

孙丝绦演这段的时候表情控制不好,可怜变成了做作。这种小姑娘反的风味其实最难演,反正时絮从来不会,也没人找她演,不然她也得是头皮发麻的类型。

现在沈添青都三十了,在此时此刻演起少女竟然毫不违和,那双眼荡着水光,仿佛下一刻要凝成珍珠落下来。

时絮心想:见鬼了吗?有着资质为什么要去幕后?

她面上还是那个石湾,把对方的手拿开的同时把人扶起来,脚一踩,地上的长剑落到了她的手上。

她说:“你看。”

《西川遗风》不好演的原因大部分是武戏太多,这部世纪末的武侠剧风味纯正,是古风混剪里经常出现的片子。

正派反派的打戏都很好看,沈添青到后来也有打戏,但是没时絮多。

很多时候她文戏都拍完好多条了,时絮还卡着拍武戏。

时絮心想沈添青怎么还不叫停,差不多的了,别我还要耍剑,我都没怎么练。

结果沈添青根本没反应,还沉浸角色里捧着脸看她。

站在一边围观的也都都呆了,孙丝绦:“她们还继续吗?”

江万籁:“剑呢……”

这种没有后期剪辑的舞台要怎么把剑拿起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