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第2/3页)

封珏和公输衍胆战心惊地对视,只怕殷晴雪方才是不是被邪物伤到了脑子。

一身黑衣的公输衍上前半步,欲出声试探殷晴雪意欲何为,却陡然间见得对方脸上两道清晰的泪痕,清澈的眼泪泉水似的扑簌簌往下落。

话未出声,便卡在喉咙里,再也吐不出来。

殷晴雪瞧见公输衍,惊觉自己失态,遂用力吸了吸鼻子,抹去脸上泪迹,此地无银三百两:“我没事,你们不要多想。”

可她这模样,如何能不叫人多想?

毫无疑问,殷晴雪情绪如此反常,都因那突然出现的红衣女子。

他们想问那女人是谁,探明原因才能对症下药,疏解殷晴雪的心结,可又实在不敢轻易开口。

殷晴雪则不理会身旁两人,径自又朝山下走,脑子里乱糟糟的,一幕幕,全是她推开玉潋心时,对方脸上惊讶不解的神情。

当初玉潋心和阙清云不辞而别,一走就是近百年,整个大璩各大仙宗门派,都指责她们师徒是旁门左道之人,甚至有人责难,大璩遭受天灾,也是因她们而起。

数不清的传言在坊间流传,自然也传到了玉州,传进玉仙门。

有人说阙清云和玉潋心登上天梯,去了仙宫,也有人说她们师徒被乱雷劈中,已然伏诛。

这些人不管怎么说,其结局都只有一个,那就是:她们再也不会回来了。

她带着疑问去找莫长鸢,得到的也只是沉默。

这百年以来,她一直在努力修炼,也一直在等待。

等到后来,她不想再等,心中的期望化作执念,在她血肉里生了根。

生要见人,死要见尸,只要无人亲眼见证,她就不相信那些传言。

所以当她可以独当一面,她独自离开玉仙门北上璩阳,踏着玉潋心和阙清云当初走过的山水一路行来,总期盼着,还能再与她们相见。

可记忆太遥远了,百年时间,足够人间一代换一代,她的心性与幼时相比也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她在寻找心中那道影子,想要相见,又惶恐相见。

不知百年过后,对方是否已变了模样,物是人非,旧念无存。

其实她心里也早已认了命,只是倔强的性情令她不肯妥协而已。

但当那人又凭空出现在她眼前,还和记忆中一般无二的容貌与姿态,她却陡然间失了方寸,不知该如何面对了。

记忆喧嚣着,如破闸的洪流,化作两行泪水濡湿她的脸颊。

幼时与那师徒二人相处也不过数月,比起后来的百年,似乎微不足道。

可就是那短暂的时光,将一抹艳丽的红衣镌刻在她心上,以至这明亮夺目的颜色,也成了她的心头好。

她快步下山,及至湘山脚下,又忍不住回头一望。

封珏和公输衍跟着她停步,便听身旁女子哑着声吩咐:“刚才那是我姐姐,下次你们见到,放尊重点!”

两个男人同时沉默,被殷晴雪红着眼睛一瞪,他们又嘴角激颤,点头如捣蒜。

简直,莫名其妙。

·

湘山距离璩阳不远,以玉潋心三人脚程,前后不过小半个时辰。

璩阳城不再是大璩的国都,规模也比原来稍小一些,外围还有大片坍塌的房屋和倾倒的城墙,经过岁月洗礼,这些残垣断壁都成了旧日风景。

经年以来,崭新的璩阳城已形成一套稳定的运作模式。

城分上、中、下三城,分别对应三个地域宽广的城环和三道高耸入云的城墙。

下城便是最外面一圈城池,门外有禁卫轮值,接纳从周围受灾的村落逃难而来的难民,难民需在城门处接受检验,确认不曾沾染魔病,才能凭禁卫签发的凭据进入下城。

已经沾染魔病的难民,则暂时不能进入璩阳城,可在城外临时搭建的聚居地暂住,躲避夜间雾障,待第二日,城中会有宗派“上人”到城外来,为他们驱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