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我是乐天,并非李白(第2/2页)

不过写长自然也有写长的好处,比如后世的网文动不动上百万字,作者将其喝水吃饭等一件件小事都写得事无巨细,诚然是在“发大水”,甚至后期专门出了个分类“种田日常文”,可见这类文章相当能引起读者的代入感。

看一篇长长的网文小说,竟也是好像跟着走完了小说中人物的人生。许少庭就常常见到读者在文章完结时,会留下这样的评论:

追小说至今,早就跟着主角笑主角哭,如今完结心中全是浓浓不舍,甚至想是真的有那么一个世界,有着小说中的人物,有着这样充满着悲欣交集的人生。

而这正是短篇小说很难带来的体验。

扩写后的《春风的故事》,许少庭写惯长篇,轻轻松松的把二姐、三姐、四姐的故事展开,就这么多了三个人物,一千来字的短篇就成了个三万字的中篇小说。

不过和只刊登着故事上篇不同,许少庭发现完结篇,小说末尾附了一段短评:

本篇小说初读,心道作者可谓是毫无文笔,但从看到第一句,不知不觉间就畅通无碍的读到结尾,而等反应过来,我整个人已经捧着稿子愣了良久。再回想初时想法真是羞愧不已。作者可担得起一句“我是乐天,并非李白”。

而我恍然间也竟是明白了,写作者,能做到天然去雕饰回归故事的本质才当是最高境界。

期待知行先生新作。

写于1927年9月。

许少庭在张求仁带着沈灵均来上课前,便实事求是的问那句:我是乐天,并非李白……啥意思?

沈灵均道:“我大概明白是什么意思。”

许少庭很不信任的瞥了眼这英语环境长大的师兄,张求仁便说:“那你说来听听。”

沈灵均说:“白居易字乐天,据说这位诗人写完一首诗,就会请路边老大婶也听一遍,若是连没什么学识的老大婶都能听懂,诗人才会满意自己写的诗。”

“所以这个短评,意思就是指知行写的小说通俗易懂。”

沈灵均说到这里,很赞同的感慨道:“是啊,连我都能看懂,看完也说不上什么感受,好像是有些冷,也有些心悸,而且明明语言这么简单,我看完再想这故事的文字语言,是越想……还心里挺难受的。”

张求仁便道了一个“好”字,他甚是激动的拍了拍沈灵均肩膀,沈灵均委婉提示:“老师,您稳重点啊。”

张求仁笑道:“知行先生才是大作家,能做到连你这样水平的学生都能看懂读懂故事,绝非什么初出茅庐的新作者,不知道之前写过多少文章小说了。”

许少庭在一旁听着语音版彩虹屁,沈灵均还好,张求仁简直说的太夸张。

他心中道,我哪里担得上大作家三个字,别再往后文豪俩字都出来了。

不过张求仁眼光够毒辣,他重生前小说都写的超过一千万字了……

张求仁转头看许少庭:“少庭,你的读后感呢?别害羞,说出来让老师和你师兄听听。”

许少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