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通透圆融(第2/4页)

“还有,你……你这个修士残魂,本该汇入虚数,但却动用手段,瞒骗天机,强留在北幽洲挤入轮回,你应当格外小心才对,怎么还大剌剌地说些只有修士才有的见识。”正是寻思,灵远又结结巴巴地埋怨了起来,他显然很少责怪旁人,这般强势谴责的话语,只是讲了几句,便涨红了脸,很是不自在,摆弄着衣角,勉强说完了,又道,“我、我是不会去师父那里告发你……唉!不对,你要小心些,不然,不然我也只能去告发了你,否则师父知道了,要责罚我的。”

那残魂被他逗得轻笑不已,望着他的眼神也十分柔和,他道,“我晓得了,我会小心的。小和尚,三百年来,你一向照应我,次次都是你来接我,你是为了什么?”

灵远支支吾吾地说,“我……我也不晓得……”

不知不觉,一人一魂在那荒土之上相伴而坐,一同眺望着远处天边灰色的大日,那日头便犹如在黑纸上剪下一块,贴在天边,瞧着说不出的粗劣。但对灵远而言,这便是他从小观望的大日,他一丝也瞧不出不对来。

“刚开始,我是很好奇,你是我超度的亡魂之中,唯一一个有些不同的。”灵远有时也会在回寺以前歇歇脚,但这还是第一次有人相伴,他心底实在有些新鲜,有些雀跃,将那从不敢对师兄弟坦诚的心事娓娓道来。“每日都有许多修士魂魄,在空中掠过,最终落入忘川,汇入虚数。你生前也是大修士,应当知道修士魂魄来到此地,已经是穷途末路,再也无法驻留,虚数乃是最终解脱,只有心中有大执念、大毅力、大能为的魂魄,才能找到一丝天道破绽,在北幽洲停留下来,更有甚者,能够蒙骗转生轮,投入轮回。但这般结局,对修士来说,却是比汇入虚数更凄凉的结果,曾经挟山超海,投入轮回之后,却只能转为凡人,一生转眼而逝,终日于下尘之中,蝇营狗苟,对天下大势,甚至连旁观的资格都没有。”

他说到最后,语调有些呆板,其实只是在照本宣科,背诵师长的教诲,灵远说完了,也有些不好意思,暗暗一吐舌头,又道,“刚开始,我想知道施主究竟为了什么执念,在这世间驻留。可久而久之,我也就不再好奇了,我只是想……施主为了这件事,不惜一次又一次,在世间轮回,受那残障之苦,一定也很辛苦,若果施主每次死了以后,在这里看到的都是一张熟悉的脸,会不会开心一些呢?会不会,有那么一刻,忘却了心中的忧怖苦楚,忘却了那无穷无尽的执念。”

“施主会不会觉得,世上还有灵远在关怀着你,你已知晓我不会上报师父,而是会将你送入轮回,会否也因此少了一分烦忧呢?”

灵远又低声念了一句佛号,轻声道,“这其实已经触犯了寺中规矩,小僧有时也想,这样做是对还是不对,但小僧又想,只需佛在心中便可,又何须在意那许多清规戒律呢。小僧相助施主,心中便已满足,若是将来受到师父惩戒,也该是小僧命中将要度过的苦楚。”

他盘膝而坐,肩背微折,少了几分得道高僧的端然,面上却是宝光莹然,那残魂望着他,半晌没有说话,再开口时,声音已有些沙哑。“小师父的慈悲,我感受了,我领受了。”

灵远心中一片宁乐,解颐笑道,“那便是桩欢喜事。”

他欲起身将残魂携去轮回,残魂却道,“小师父,我们再坐一会儿好吗。”

灵远便又坐了回来,好奇地望着残魂,笑道,“这是施主第一次想在这里多呆一会儿,我知道你们修士的魂魄,在这里是很不舒服的。”

“不错,在此地坐得越久,便越能感应到虚数那急切召唤,更从心底泛起渴望,想要投入那最终归宿之中。”那残魂道,“是以才要不断轮回,躲避那不断加强的呼唤,但……今日还是想和小师父多坐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