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巧遇(第2/3页)

再加上能拉停失控马车的本事。

纪初苓念头一动就搜寻出了答案。这样的姑娘望京城里找遍也只有一个。就是镇安侯府的大小姐谢萦。也就是谢远琮的,长姐。

没想到她竟被侯府的人救了两次。

这时,跟在那公子后头又有人跑了上来。这回是纪府的人。

侍从与秋露陈嬷嬷等人都冲了过来,陈嬷嬷一把年纪更是跑得上气不接下气的。

“姑娘!没事吧姑娘!”

她们在后方的车上,见姑娘的马车忽然疯了一样的往前冲,魂都要吓没了!

纪初苓由秋露扶着跳下马车。

“我没事。”

谢萦这时正笑嘻嘻的同那公子说话:“区区小事而已。文郎,你莫不是在担心我?”

那被唤文郎的公子被憋了一道,转了脸去:“情势凶险,任谁都会关心一句的。”

谢萦闻言不语,一双凤目却弯了起来。

纪初苓这时看清了那公子的面容,她眉尖一提:“咦?”

那公子听见,循声看来,认出她后亦是啊了一声。

“二姑娘,怎么是你啊?”

……

聚行楼的香茶在望京城里是有名的,茶点亦是诸多花样,只此一家。

纪初苓此时正坐在聚行楼中的雅间内,左手处是文大学士之子文凛,右手边则是谢萦。

原来谢萦与文凛本是约了要来聚行楼吃茶的,恰巧途遇她马车失控,引得谢萦出手。

纪初苓与文凛互相认出后,文凛便无论如何都要邀上她一道。

于是便成了现在这副景象。

她与文凛会相识,全然在于文伯伯。至于文伯伯,则是源于两年前的一次巧遇。

两年前的一次品茶宴,她是跟着母亲一道去的。那时她席中不慎与母亲分开了,中途又迷路去错了道,也不知走到了何处,最后竟到了一座亭子里。

当时她又慌又怕,泪水在眼眶里转个不停,差点就要哭出来了。

然而当她抬了个头,一双眼却顿时被亭上牌匾所吸引,连哭都忘了。

如今想来,纪初苓觉得自己也是傻乎乎的。

那匾额上头三字莫徊亭,看似笔法古朴,然暗有玄机。她那时虽迷迷糊糊,品不懂什么,但那精妙绝伦的书法仍是狠狠直击了她的小小心灵。

她立时就捡了根树枝在亭前的沙地上临摹。

后来当文涵大学士恰巧经过时,就看到一个女娃娃伏在亭前地上做着什么。他心生好奇走近一看,已是铺了满地的“莫徊亭”了。

此亭三字实为他所书,却又不同于他一贯的书习字迹,乃另寻妙途所得。他自己甚为满意,悬于此亭许久,都没被人认出是他的手笔。

这满地的字显然是仿着他的,起初尚生涩,后越发自如飘逸,一字比一字更逼近。文涵震惊,难以置信是出自这么个小姑娘的手。

无意拾珠,这位翰林院大学士自此就将纪初苓给“赖上”了。

文涵造诣当今泰斗,谁若能求得他一句指点,都可炫耀上个半年一年的。若被得知三字乃是文涵的笔墨,怕是这莫徊亭日日都能被围得水泄不通。

但纪初苓起初并不知道他是谁,被他打扰到了还不高兴来着。

还是后来文涵无奈,也在沙地上写了三字,同牌匾一般无二,才总算收获了纪初苓崇慕的目光。

文伯伯对她喜爱的很,时常请她过府,纪初苓如今的水平还多半来自于文伯伯的指教。

是以自然也就认得文凛了。

文公子为人甚好,只是性子是她见过最为腼腆的了。文伯伯就曾不给情面的揭过底,说他是如何的怕与姑娘接触。再小的时候,同个相熟的表妹说话都会打绊。

到如今才好了些。

说真的,纪初苓一开始也不懂他同谢姑娘约茶,硬要邀她是为的什么。

但一刻钟后,她似乎明白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