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册 第15章(第6/11页)

郑家是两进的小院儿,门口说话,里头就听到了。郑老太太已经起了,听到话音出来一见,一时倒没认出宋荣来。

宋荣笑眯眯地一揖:“伯母,我是子熙啊。”郑博在翰林院待过三年,那会儿两家还时常来往,故此,郑老太太愣了会儿就想起来了,忙扶他起身,笑道:“啊,原来是子熙啊。快来快来,还是这样俊俏啊。”郑老太太与宋老太太都是贫民出身,很有共同语言,又是多年不见,问:“你母亲可好?”

宋荣笑道:“前几年,我母亲去了二弟那里,若是知道伯母回了帝都,母亲定是要回来的。”

郑老太太笑道:“外头冷,咱们屋里说话。”又看一眼臭着脸站在一旁的儿子,问宋荣,“你找伯岩是有正事吧?”

宋荣对付老太太向来很有一手,扶着郑老太太的胳膊往堂屋走,笑道:“伯岩兄早跟我绝交了,我不找他,我是来给伯母请安的。”这话听得郑博直翻白眼。

郑老太太已经训斥儿子道:“伯岩,你怎么能这样对待朋友呢?你不是常说子熙人品好,值得相交吗?”关键是宋荣以前没少帮儿子,这些,郑老太太是知道的。当然,宋荣为人也很不错。

挨了母亲一句训,郑博也没辩白什么。

郑老太太笑着对宋荣道:“你跟伯岩好生说说话,我去弄些早点吃。”

宋荣笑应:“我听伯母的。伯母不必麻烦,我最喜欢吃伯母腌的小菜。”

郑老太太更是开怀。

郑博引宋荣到自己的书房说话,犹是一张臭脸:“有话直说,若是托情就不必说了。”

宋荣先坐下,叹道:“莫不是连杯茶都没有?”

郑博家没有丫鬟,于是,自己斟了盏茶递给宋荣。宋荣望着手中的粗瓷茶盏,他在官场中的节操不怎么样,却是欣赏一切有操守之人。宋荣呷了口粗茶,便把宫里的事一五一十地同郑博说了。郑博皱眉,道:“皇后怎能对太后语出不敬?”

“你自己说,太后自己还发着疹子呢,那病传得厉害,万一传到皇上身上如何是好?”

郑博相当固执:“总该委婉些。”

“你给我学个委婉来。”宋荣叹,“自皇上病重起,皇后娘娘衣不解带在皇上身畔侍疾。这个时候,还是少些是非的好。”

郑博又不笨,知道宋荣这是无事不登三宝殿,问:“莫不是有人为此参奏皇后?”

“傀儡木偶,受人指使而已。”

郑博依旧道:“你以往也算能臣干吏,并非贪图天家富贵之人,焉何先时不阻止皇后娘娘入宫?也是她为人有瑕,方有人参她。”

宋荣挑眉:“这年头儿,也没人说不准女人二嫁吧?”

郑博坚持:“二嫁就二嫁,也不该狐惑皇上,未婚先孕。”

宋荣打量郑博两眼:“这事也怪不到一人头上,说来,又不是我女儿强迫皇上。”

听到这种话,郑博气得脸都绿了,指着宋荣道:“宋子熙,你也是读过四书五经,学过礼义廉耻之人!”

“是啊,非但学过,还比你学得好来着。”宋荣摆摆手,道,“你虽没见过我那女儿,也应该知道她是个讲理的人吧?上次德妃那事,你还险些误会了她。”即使是郑博也知晓方太后的不靠谱儿,若不是现在情况特殊,方太后乃后宫妇人、皇上生母,郑博非参方太后两本不可。有方太后衬托,宋嘉言简直是典范。

“我也不劝你假公济私,当然,我宋子熙在你郑伯岩面前也没这么大的面子。只是,伯岩兄啊,你想一想,现在皇上病重,却有人指使御史来参奏皇后,意欲何为哪,伯岩兄?”宋荣意味深长,郑博神色微动,最后道:“待皇上大安,这些奏章我都会呈奏皇上的。”

宋荣正色道:“这是自然,一切有待御裁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