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第3/4页)

一下午,杜若都待在实验室,了解熟悉prime无人驾驶项目的发展史、目前进展,以及传感组取得的成就,面临的待解决难题。

越看越觉得这个团队了不起。

景明说过,允许她和团队有一段时间的磨合。竞速大赛之后,如果她表现良好,prime会将她留下。

而她,决定接受挑战。

……

晚上,队里的人照常出去聚餐。

在学校附近一家高档的中餐馆,落地窗的包厢,三面垂坠着中国红的细密丝绦,一面看得见庭中绿植假山,包厢中央一张巨大的红木圆桌。餐盘、餐具、摆放工整齐全。

景明进包厢后,回头找了一眼,看到杜若走来。她还要往里走呢,他拉开一把椅子挡她跟前,她愣一下,还是坐下了。

待她坐好,他坐到她旁边,闲闲地拆了餐巾铺在身前。

杜若偷看他一眼,有样学样地把餐巾铺好,她之前还以为是铺在桌上的呢。

服务员送来四五份菜单,大家小范围地聚在一起点菜。

景明打开菜单,翻了几页,低声问:“想吃什么?”

杜若听到他跟自己说话,回过头来,说:“都行。”

他翻了一两页,说:“没有’都行‘。”

杜若:“……”

他把菜单递到她面前:“点两个。”

杜若看了一会儿,说:“清炒虾仁,还有水煮鱼。”

服务员来点菜,队里每人点一样,到了景明这儿:“清炒虾仁,水煮鱼。”菜单合上还给服务员。

服务员:“要喝点什么?”

何望:“先来箱啤酒,等下,没喝完的可以退吧?”

“可以的。”

“行。”

景明不喝酒,要了壶龙井,扭头问杜若:“你喝什么?”

他离她太近,她呼吸微滞:“啊?”

何望问:“小草喝酒吗?”

杜若摆手:“不喝的。”

“鲜榨玉米汁。”景明对服务员说。

服务员报完菜单,走了。

大家聊起天来。

杜若虽是新人,但和队中男生都认识,加之同龄,一起相处异常自在。虽然大家谈话的内容都和实验室的研究项目相关,可她听着并不陌生,权当深入了解。

“刚来的路上接到梁文邦老师电话,”李维道,“说学校有意把我们的项目推介给科技部。等初步研发完成,或许能得到国家支持。”

杜若大为诧异,不想大家都很淡定,仿佛这是意料之中的事儿。

涂之远问:“创业项目展会上收的那些资料呢?想跟我们投资合作的公司挺多的吧?”

李维:“有一大半直接pass了。条件很差,还摆架子,或许不相信我们能成功。”

说话间,餐馆已陆续开始上菜。

菜品味道真心不错,杜若胃口极好,一边埋头吃菜,一边认真听大家讲话。

李维接着刚才的话道:“筛了几天,小公司小投资人全剔了。剩下六家比较靠谱的。”

分别是国内首屈一指的互联网运营公司,汽车制造公司,两家著名投资公司,国外一家互联网巨头公司和一个知名投资人。

朱韬道:“听着都很不错诶。”

景明却道:“我个人倾向于,不跟大公司合作。”

“为什么?”

“大公司大企业已经有他们的主攻阵营和强势项目,尤其是他们的传统盈利领域,永远是核心。无人驾驶会沦为边缘,哪天领导变了,或是几年内收效不显著,股东们一投票,轻易就能把项目砍掉或是变卖。现在看上去有这么多企业追捧我们,无非是想让他们自己的触角伸到更多的领域中去而已,依然只是个噱头。”

杜若喝着玉米汁,佩服地点头,又无意识看了他一眼。

何望赞同:“对,这也是我担心的。”

涂之远道:“我也觉得,自立门户,找投资人比较好。”

李维轻叹:“找投资人吧,给的条件是好,但要求也就相应地苛刻许多。像股权啊,多少年内必须盈利啊,必须参加什么活动赛事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