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遗诏(第3/4页)

“是以宵旰焦劳,无日不兢兢业业。朕蒙皇考圣祖仁皇帝为宗社臣民计,慎选于诸子之中……”

“廿八年来,竭力殚心,朝乾夕惕。励精政治,不惮辛勤;训诫臣工,不辞谆复……”

“太孙和亲王嫡长子永瑛,秉性仁慈,上孝亲长,下友爱手足。龙章凤姿,允文允武,自幼抚育宫中,得朕悉心教导,必能克继大统!”

因皇上这会子还好好的,允祥只念了之后的种种嘱咐。略过了最后的持服二十七日释服等等。

也略过了皇兄赐自己日后改回胤字,晋铁帽子王,日后世袭罔替之事。

让雍正皱眉:“十三弟,你这就不实诚了,朕的一片心意,怎被你给隐匿起来了?”

允祥将圣旨交到永瑛手里,而后轻撩衣袍端端正正跪下:“皇兄隆恩,臣弟自然受宠若惊。但如张廷玉,鄂尔泰两人一般配享太庙便足见恩宠了,实不用……”

雍正摆手:“十三弟不必再言,自雍正初年到如今,你为大清,为朕付出多少辛劳苦劳,立下多少赫赫功勋,朕心里有数,天下臣民亦有数。”

“若你都不配,这天下还有谁配得上?”

雍正精神越发不济,便也没有与他再细说什么。只一个一个的,见了自己的晚辈与重臣。尤其嘱咐了弘昼,让他一定一定继续咸鱼下去。莫对永瑛执政指手画脚,试图外行指导内行。

不然的话……

雍正眯眼:“永瑛身为人子,碍于孝道不好对你如何,朕却饶不了你的。昔太甲不明,伊尹方之于桐宫;昌邑王登位方二十七日,造恶三千余条,故霍光告太庙而废之的典故,你还记得吧?”

嘶!

这,这哪是在问他还记不记得?分明是在明示他规矩一些,别把自己浪成第三个这样的典故!!!

皇阿玛为了永瑛,可真是用心良苦。

弘昼摇头失笑,随即握拳做发誓状:“皇阿玛放心,儿子生来就是一条咸鱼,这辈子都没打算翻身。再不会给自己找不痛快,好好的太上皇不做,非要当搅屎棍。”

这么有味道的发言,硬是听得雍正心下一梗,不明白裕贵妃怎么就生了这么个玩意!

但,他要是真能说到做到,倒也免了许多麻烦。

雍正挥手,示意糟心儿子赶紧走,换弘曕进来。弘昼点头,依言退下,出去后就红了眼圈儿。素来不信奉神佛的和亲王都开始烧香拜佛了,祈求老父亲能逃过此劫。

然而次日,永瑛起床帮他梳洗的时候,还是发现他最最敬爱的皇玛法在睡梦中含笑而逝。永瑛哀痛不已,痛苦之间,守在外间的弘历、弘昼、弘曕并诸位皇孙等相继奔入,哭声四起。

可再怎么哀痛,永瑛也还是得打起精神来,操办皇玛法的后事。

务必让他老人家享尽哀荣。

如今国库府库皆充裕,没有银钱上的烦扰。太孙,哦不,现在该说新君了,新君虽然处处大办,却也处处踩着礼制的最高标准,并没有什么逾越。

丁点劝谏余地都没给御史言官们留,自然平平顺顺没有丝毫妨碍。

二十七日释服后,永瑛给自家皇玛法恭上了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的谥号,庙号世宗。拟与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合葬于泰陵,敦肃皇贵妃年氏从葬。

新帝登基,属于雍正的时代彻底落下帷幕,永瑛的时代正在缓缓到来。

作者有话要说:诏书是雍正遗诏原文,当然关于永瑛的部分是蠢作者编的。

真实的雍正遗诏并没有对渣渣龙很多夸奖,只说他很得康熙偏爱。但是,那爷俩康熙六十年才于牡丹台初见……

昔太甲不明这段出自三国演义,是说君主不贤可以废之。此处雍正用来吓唬弘昼,让他乖乖的,别仗着自己是太上皇就作天作地,否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