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第2/5页)

这风扇的确是他以前就买的,没想到现在用起来,比一般的风扇要解暑热的多,所以重生后,他专门找这种风扇,买了好多,只不过秦淮宁愿用手摇扇,也不想拿着这么一个自带喷雾造型可爱的小风扇。

看着拿着手摇扇扇风的秦淮,慕楠拿着手里的喷雾风扇对着他的脸也喷了几下,帮他加点水降降温。

秦淮只是看了他一眼,便随他去了。

因为昼伏夜出的人多了,所以现在外面的路灯后来都重新安装过了,不说亮如白昼吧,但绝对比以前的路灯要密集要亮一些,而且有些路灯的上方还专门安装了捕蚊灯,那成群环绕的蚊虫在捕蚊灯周围噼里啪啦的响。

他们从小区里走出来,一路已经有不少人领完了物资返回,有些在说政府小气,给这么点东西,塞牙缝都不够。有些在感叹政府东西给的及时,要是没有这些物资的发放,家里都要断粮了,就是不知道这物资能发放到多久,不少人希望能发放到生活回到正轨的时候,否则下岗失业,高温暴热,食物缺乏,没有这些补助物资,他们怕是都要活不下去了。

简初一边走一边道:“我听说有些小区已经开始安装太阳能发电了,就现在太阳的热量以及日照时间,发电简直不要太容易。”

徐茗道:“那种小区应该是别墅区吧,想要供一栋居民楼的太阳能,除非将整栋大厦的外体墙面全都贴上太阳能,那样或许都未必够,只有别墅区的楼顶适合,像我们住的这种小区,如果想要靠太阳能发电,那所供的电可能只能维持电梯和路灯的消耗。”

喻子柏道:“不过如果现在的高温和日照,将会成为今后生活的常态,那太阳能发电的普及是绝对的,就是不知道这是一时的,还是以后都这样了。”

简初道:“都这样就太可怕了吧,雨水这么少,日照这么大,那地球的水都被晒干了,人就彻底没活路了。”

徐茗一边走一边朝他们问道:“现在好像开始了返乡潮,好多在城里待不下去的,想要让政府安排去农村种田。”

秦淮没有在网上看到类似的新闻,于是多问了一句:“像是以前那种知青下乡还是怎么样?”

徐茗:“肯定不可能是知青下乡那种,就算国家想要这么安排缓解城市的压力,人家住农村的未必会愿意接受,而且现在哪里还有多余的田地给人种,荒地想要开发出来那也不是一时半刻的事情,更何况,土生土长的城里人,谁懂怎么种田,就目前这个高温,有地也未必能种。”

简初也跟着好奇:“那是怎么搞?”

徐茗:“可能到时候要做一次户口排查,农村户口的尽量回村,有人就瞅准这个机会,想要花钱跟着那些能回村的人一道走,想要在人家村里安家落户,不少人现在正在身边寻找这种资源,据说如果能帮着安家,也不需要落户,就是能有个住处,能搞到一点田地,就能有上百万的感谢费。”

这么一说,简初更费解了:“有那么多钱,直接去农村里买个房子不就是了,多大点事,还要人带着?”

徐茗闻言一笑:“你以为现在只有城里人精么,眼看着形势越来越不好了,别的不说,在咱们几千年的老观念中,只要有田有地,总比其他人多一些活路,尤其是这种天灾,住在城里的,一旦断水断电简直就等了断了生路,那些以前被人看不起的农村,瞬间就成了香饽饽,但如果大批城里人都涌到乡下,这就等于分散了他们原本农村人的资源利益,最起码本来他们可以自己开荒出来的荒地,会被外来人占据吧,这时候如果没有关系就往农村跑,你觉得人家会接受?人家早就团结到一起一致排外了。”

这话徐茗倒是说的没错,这事慕楠上一世也是有所听闻的,那是后来他已经去了那些私人基地,听到那里面的人说起过,在高温的时候,有些人眼见情况不对,于是想要转移到农村去,结果不管是去得早的还是去的晚的,如果没有跟村里相熟的亲友帮忙,最后都会被排挤驱赶出来,也有不少这时候通过花钱买关系的,但到了后来,钱都不值钱了,于是那些花钱买进去的,一样被赶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