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番外9(第3/4页)

北方没有文教大省,像江浙那样的文教大省,每年到县试府试院试前,各种有名的夫子那里挤满了学生,都是在考试前补习的。

像一些秀才专研考试,对于复习的重点都抓的比较好。

唐爷爷就想着,要不要去府城找人补习一下。

唐二爷县试是案首,府试肯定会过,这几乎可以说是绝对的,不过唐二哥和唐三哥还有唐三爷就差一点,要是上课效果很好的话,说不得一次就能考中童生。

唐二爷就道:“去府城找夫子还不如去长安找呢,两城离的那么近,也不再乎远一个时辰的路,长安的夫子肯定要比府城的夫子好很多。”

唐爷爷迟疑了一下,他觉得这个说法也对,就说出了自己的顾虑:“这不是老大他丈人是夫子,家又是府城近的,就想着有他介绍,肯定能找一个靠谱的夫子来。长安的夫子虽然好,咱们却不熟,不一定能找到好的来。”

唐二爷不太赞同的这一点:“这是亲家呢,你问他哪个夫子好,不是说他教的不好吗?说不得亲家也是教的好的那一类夫子。”

唐爷爷倒是没有考虑这个问题,他了解第二晟,知道他不是那样的人。

唐二爷一说,他还是有些顾虑。最后想了一下,便道:“那就去长安吧,老二对那边熟,写信让他打听一下。要是最近能打听出来的话,就让小二小三去。”

唐二爷点了点头,唐爷爷继续补充:“明年又是院试了,主要打听教童生的夫子,秀才可是要比童生重要。”

唐二爷应下,点头笑道:“不写信了,过几天他回来了,我就叮嘱他。”

过了年以后,唐二叔要去长安的书院,一个人走了。

过几天,就是唐二姐过大礼的日子,唐二叔肯定会回来。

唐爷爷想信在路上一个来回也是费时间,就算早收到信一时也找不到好的,就同意了。

说完了这个,就说起了要是过几天能找到夫子在府试前补习,谁都去。

肯定要唐二哥唐三哥两个小的去。

唐爷爷觉得自己府试基本没有问题,唐三爷要是这次府试能发挥好,就能考中童生,让唐三爷去,他看着家里。

唐三爷不同意,觉得唐爷爷好好去学了,童生才是铁板上钉钉子的到手了,他去学了也不一定中。

最后,就决定县试过了的四人都去了。

在村里住了一辈子,也去大城市里住一住,见一下世面,体会一下长安的繁华。

家里暂时还有唐转他们,等过了府试以后,唐爷爷他们回来家里,再让唐转他们兄弟去长安学习。

等唐二叔回来,家里说了这事,唐二叔自然是同意了。

而后给唐二姐定了亲,要去长安的一伙人就拉着嫁妆过去了。

因为奉天离长安虽然不是很远的,就半天的路,不过要是嫁娶的话,半天的路真的很不方便,家里商量了一下,就打算让唐二姐从长安租住的地方出嫁。

到长安路途有些远,来往不方便,有机会能带多少东西就带多少东西过去。

去了长安以后,就和对方商量成亲的日子。

因着唐二姐年龄大了,对方也一样,两家人都着急,就想着早早的把婚事给办了,是以看的日子比较近,往五月选。

五月之后太热了,怕来参加宴席的亲戚中暑。

三四月时间太紧了肯定不行,而且家里五个人要参加府试,不能让婚事影响了大家。唐二哥是亲弟弟呢,他多少肯定会受到一些影响。

不过可惜的是,按两人八字,五月真的没有什么好日子,最后就定在了九月初。

其实八月四号的日子是最好的,不过亲家是军户,好些亲戚也是军户,而今年是大比之年,八月有全国的大事——乡试,有些亲戚要进考场去值守,不合适。

就这种按自家情况来回商量日子,商量好了后已经到了三月中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