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大家快来订阅我呀!(第2/3页)

唐老爷子这是在打预防针呢!

唐瑾知道,一般的家长,也不会在孩子小的时候就教他们这些,可是唐老爷子年龄大了,很多事再不教,怕到时候也来不及教了。

唐瑾心里的那一丝不适突然就没了,笑着说:“不用就不用,我本来也没打算用它,并不是因为怀疑桓栋才不用。”

唐老爷子欣慰的捏了捏唐瑾的耳朵,这孩子真是太好了,并不是那种固执已见不听人言的,人也极为的聪颖小心,以后的路也能走的顺一些:“虽然小心谨慎会很麻烦,甚至有时候会误了事,但你以后就会知道,有时候小心谨慎能救了人的命,相对来说还是好的。”

唐瑾听着隐约的骡蹄与声车轮声,缓缓的点了点头。

回去吃了饭泡了热水澡,早早的睡了。

这一天晚上,皇宫里龙椅上的那个人用过了御膳,饮茶的时候,想起了马上就要殿试了,问身边正在侍候的大太监:“今天那些童子科的贡士如何?”年岁太小,只怕明天会出错,尤其是里边那个会元,才只有七岁。

七岁,一个七岁的孩子能懂什么?五书学完了?!

昭德帝很不喜欢有些大臣为了推行童子举而选一个年岁小的人来当会元,引人追风,搞得有些人投机取巧,他还是喜欢实干的人。

大太监汪升知道皇帝的心思,堆着笑脸道:“可是巧了,想来是陛下会问起,是以奴婢上值时刚好遇到了承礼殿的掌事太监,听说礼仪学的都很好。”想了想,他又小心的道,“听说这次童子科的那个会元是个稳重的,不像七八岁的孩子那样闹腾。”

嗯,说闹腾,这个其实是有原因的。

昭德帝的大皇子,七八岁时是个小主意特多,极为闹腾的人。

这昭德的大皇子虽说是大皇子,其实他已经是第三个儿子了,前两个孩子年纪小没有立住,不到三岁就夭了,是以昭德帝很是疼爱大皇子。可再是疼爱,男孩子到了人嫌狗厌的年龄,别管他是皇家贵胄还是平民子弟,都是一样的不讨人喜。

前两年,有时候昭德帝可是头疼死了自己的这个儿子,知道别人家都是这样后,是以对这个年纪的孩子没有好感。

“那这唐家倒是个有福气的。”七八岁,能是个乖巧的儿子,可是不容易的。

这一点汪升可就不敢说什么了,谁知道七八岁的孩子到底是真懂事性子稳重还是被家里人给逼的,他笑着转移了话题:“这唐瑾会试的试卷已经呈上来了,陛下要是有兴趣奴婢就取来了。”

“拿来吧。”正好此时无事,自然要看一看。

汪升很快就从旁边一个盘子里取过了唐瑾的试卷,递给了照德帝。试卷当然不可能是原样的,而是抄录过的。

昭德帝看过唐瑾的试卷后,眉头皱了起来,有些不能相信的轻声啧了一声,转头看汪升,挥了挥手里的卷子:“这能是一个七岁的孩子写出来的?我记得今年考试的试题并不如以往那样简单吧?”

汪升识字,也是看过唐瑾的卷子的,但他也只是识字,并不是很能看懂。反正不管怎么样,他也觉得一个七岁的孩子能当会元,肯定是那些想复开童子科的大臣们特意为之。

不过,再怎么特意为之,肯定也是有些才学的,不可能当着圣上的面滥竽充数,更不可能大胆的找人代笔,是以,卷子应该是那唐瑾本人答的,到底有没有好到能当会元,那就不得而知了。

最近昭德帝心情有些不好,汪升侍候的很是小心,深怕昭德帝生气了自己遭了殃,连忙小心回复:“能不能写出来,殿试的时候陛下就知道了,想来俞大人他们应该也不敢糊弄陛下?”

后半句倒是说到昭德帝的心里去了,想想那些人也没那个胆子找人给会元捉刀,压下心里的一些气,点了点头:“那殿试时再看。”他要不要换个殿试的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