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第一百零四场戏(第3/5页)

看到这里时,不少观众都恍然大悟。

原来是这样,他们看的时候注意力全都被莱斯和艾伦吸引住了,所以完全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

“2.关于时间的问题。”

“艾伦到了小镇之后,究竟是只过了一个月不到,还是过了一年?我倾向于前者,艾伦的感觉才是正确的。”

“莱斯最后的自言自语也说明了这个问题,莱斯说,这只是一个善意的谎言,说明了他们确实在联合骗艾伦。”

“肯定有人要问了,那手机是怎么回事,艾伦又为什么逃不出小镇?”

“我认为这是莱斯的某种能力,虽然电影里没有点透他的身份,但我认为他应该是恶魔之类的东西。”

“至于为什么要骗艾伦已经过去了一年,这就要涉及到我说的第三点了,身份认同感。”

“3.关于身份的问题。”

“电影的最后,艾伦肯定已经被班尼取代了,从玩偶的装扮就能看出来,最后被抱在莱斯手上的玩偶,穿着打扮和大艾伦一模一样。”

“那么小艾伦呢?小艾伦究竟是班尼,还是真正的艾伦?我认为是小艾伦没有被取代过。”

“莱斯也说了,小艾伦曾经成功的逃离了这里,他的父母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那小艾伦有没有付出努力呢?”

“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曾经的小艾伦让莱斯很满意,说明班尼在取代小艾伦时失败了,失败的原因,我认为不仅仅是因为小艾伦的父母烧掉了玩偶厂,更重要的是,小艾伦不承认玩偶是活的,不承认自己是班尼。”

“莱斯说的很多台词其实都很重要,比如他说过‘你觉得它只是玩偶,那它只会是一只玩偶,但如果你觉得它不是,那它就不再只是玩偶了。’他还说过‘身份认同感,非常重要呢。’”

“所以身份认同感五个字是关键,艾伦在地下室时,说出了‘玩偶不止是玩偶’这句话,他在潜意识里赋予了玩偶生命,所以玩偶活了,大家要注意,这句话之后,玩偶才第一次以玩偶的身份动起来,在之前,玩偶并没有自己动过,小男孩不是真正的玩偶,他只是玩偶的一种化身,或者说是一种幻觉。”

“所以玩偶能不能活过来,靠的是目标的认同感。”

“而玩偶能不能取代目标,靠的也是目标的认同感。”

“莱斯在地下室里说的话,大部分是真的,小部分是假的,事情是真的,但是主语是假的。”

“小艾伦没有被班尼取代,因为小艾伦不相信玩偶是活的,不相信自己是玩偶,莱斯的谎话对小艾伦没有任何作用,所以小艾伦成功逃出了小镇。”

“但是当艾伦长大了之后,他懂的更多了,对于社会的压力感受得更真切了之后,他反而开始怀疑自己了。”

“电影里有很多他挣扎的片段,他也是努力相信过自己的,但不管是消失的一年还是开车逃离小镇,所有人都告诉他他错了,所以最后莱斯的谎话才会让他动摇。”

“我相信,如果没有这两件事情的话,艾伦不会那么轻易的怀疑自己。”

“最后他动摇了,他以为莱斯说的是真的,他以为自己真的是班尼,所以他被取代了。”

不少人看到这里鸡皮疙瘩已经起来了。

因为导演想说的显然不仅仅是人和玩偶之间身份认同感的问题。

果然,王璐的第四点讨论的也是这个问题。

“4.关于导演究竟想表达什么的问题。”

“玩偶什么时候能取代人?当人认为自己是玩偶的时候。”

“为什么人会认为自己是玩偶,为什么会相信这样荒谬的谎话?”

“因为在这之前,艾伦的认知一直被莱斯的谎话打压,所以他忍不住怀疑自己,怀疑自己的感知,怀疑自己的记忆,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