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第6/7页)

胡大人是玉州知府,詹师爷的顶头上司,玉州父母官。

“多谢詹师爷。对了,詹师爷,可否将此事张贴出来,让全城百姓都知道,以便将来能让更多的孩子能入学。”许殊笑着提议。

打铁趁热,如今正是齐府最受关注的时候,这会儿公布此事,一是能扩大影响力,让更多的人知道齐家要开设免费的学堂,同时也能给齐家壮势,增加全城百姓对齐家的好感。

这是个好事,詹师爷没有拦着的道理。

“好,不若咱们现在就将告示写出来,夫人,我先写份草稿,你看是否妥当,咱们商议好后再张贴出去。”詹师爷痛快地说。

许殊含笑答应。

两人花了小半个时辰的功夫,将齐家要开办免费学堂这事的告示写了出来。其中主要提到了许殊所说的几点,一,免束脩费用,但个人的伙食和笔墨纸砚书籍等需要自己准备,若是没有书本的,可以向书院借一本,按期归还便可。二,五到十二岁的孩童皆可入学,女童单独开设班级。三,开学的日期定在年后初春,具体日期等年前通知。每年只在年初招一次学生,若是错过,只能等来年!

短短一则告示贴出去,顿时引起了全城轰动。

最初听说了此事的人,很多都不信,办学堂可不是一年两年的事,开了头就没法停下来了,这得费多少钱啊,哪个大户人家舍得?

但没想到当天下午,官府就出了相关的告示。那这下定然是做不了假的了,家里有符合年龄的孩童的都非常高兴。要知道很多穷人连饭都吃不饱,更别提读书识字了,想到不敢想,万万没料到,他们这些贫民子弟还能有这个机会。

但凡念了书,以后去做富家少爷的长随、账房先生或者掌柜的,于穷人来说,都是改变命运的好机会。他们也不图儿子能考中状元了,只要能识字做个文化人,那就是祖坟上冒青烟了。

当然,除了欢喜,很多人也对告示的第二条不满。

女子无才便是德,怎能让女子念书呢,许多古板的家伙指着告示上的字大骂齐夫人乱来。

不过这点,许殊早有预料,新事物,或是逆反传统的事情,必然会遭到保守势力的反扑。

所以她让齐管家安排了一些机灵的,信得过的小子去告示下引导舆论。

这不,一听有人在骂齐家,骂许殊。人群中有个小伙子就不满地哼道:“大爷,女娃念书咋啦?又没跟男娃在一起,大家各念各的,有何不妥?而且齐夫人就是女的,她干的事可比咱们很多大男人强多了,大家说是不是?”

“是啊,看看全城这么多年,谁家老爷有这个魄力,舍得花这么多钱为咱们普通百姓着想?正所谓巾帼不让须眉,女人也能干大事!”

“对啊,而且人家告示上也说了,自愿,不管男娃女娃都自愿入学,大爷,你们若不愿,那就别让你家小子去齐家的学堂呗!”

听到这话,不少凑热闹的百姓也跟叫道:“是啊,这位大爷,你既然不满意齐家的学堂,那就别让你家小子去了啊!”

这样他们还少了一个对手,免得自己抢不著名额。

但凡家里有孩子要去念书的,又或是打算以后让孩子去念书的都激动地站出来替许殊说话,怼得那些老顽固哑口无言,他们的声音连个泡都没冒起来,就湮没在了激动的人群中。

这一天,人们奔走相告这个好消息。

齐晶晶自然也听到了风声。她本来已经快走到贾府了,听到这个消息,又飞快地跑回了知府衙门外,挤进人群,盯着告示上的字看。

她念过几年书,学问谈不上高深,但常用的字差不多都认识。

很快她便看完了上面的内容,跟大家传说的大同小异。

齐晶晶眉头紧皱,即便是看完了告示,她也不肯走,她就站在旁边,听到一波一波来看热闹的百姓在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