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宣传(第4/7页)

尽管没什么上下文和其他人的联系,我仍旧听得津津有味。

这角色是一个疯疯癫癫的反派,因为执念犯了罪,然后自-杀。按照陈导的话来讲,他在整部电影只出现了几分钟,但却贯穿了整条故事线,所有人都在找他,但所有人都没有找到他。

最后,陈导问我:“怎么样,就算不知道大致剧情,是不是都很觉得很好奇,很有趣?这就是角色的魅力,演技其实也是一样的。”

“是说演技也不需要结合上下文吗?”我说,“我大概能理解,如果演得足够好,哪怕只是一个片段,一个回眸,都能让人共情。”

看到陈导投过来期待的眼神,我继续说:“所以不必说什么观众不了解人设,不了解剧情,所以无法与角色共情。剧情是为了观众理解人物,当演员成功演绎一个角色,他的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都是那个剧中的人,都能牵动人心。”

这是我认为的演技。

陈导笑了:“你每次说自己‘大概’理解,其实都理解的特别透彻。”

“陈导过誉了。”

“没什么过誉不过誉,我就喜欢你这样的青年演员。”陈导再次重复了一遍,“我的新剧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拍,但我们可说好了,到时候不管你混得怎么样,都要给我来客串的。”

我颔首:“一言为定。”

陈导这才满意了。

————

抵达邻省的城市之后,剧组的人便开始了忙碌的宣传工作。宣传的工作排得一如既往的满,既要接受一些采访,还要参加当地电视台的节目。

来到落脚的地方,我没有看到胡泽良,接受采访的人只有陶诗、柳暄,以及饰演女二的演员。

当天下午接受了两个小采访之后,众人回到了酒店歇脚,好参加第二天的节目录制。那档节目的录制在摄影棚中进行,是主要以访谈为主的节目,可能要做一些小游戏。

晚餐后,我来到了陈导门前,敲响了他的门。

陈导开了门迎我进去,边走边笑说:“我就知道你还会来找我。”

彼此心知肚明,我便也没有含蓄,开门见山地问:“陈导说从下一次的宣传开始,会从中调节,让我和胡泽良岔开时间,我能了解一下具体的安排吗?”

“来。”陈导招来他的助理,“拿一张前两天改过的行程单来。”

他的助理依言,递给我一张行程单。

我接过,细细看过后,告诉陈导:“我认为需要改。”

他静静地看着我,似乎是在等待我接下来的话。

于是我继续说:“应该让胡泽良多露面。”

行程单上,胡泽良的露面次数不仅少于女主演陶诗,甚至少于我和其他两名配角。男主演的出现次数比配角们还低,这对于一个没上映的电影来说,并不合理。

有心人只要一想,就会发现有问题。

先不论观众发现这一点后,会继续深挖出些什么来,只说他们将重点放在了电影之外的八卦,而非电影本身,就辜负了陈导的团队和演员们耗时这么长时间拍摄的影片。

我不知别人怎么想,但我要对自己演得每一部电影、每一个角色负责,哪怕在剧中我不过是个仅露过几面的配角。

陈导笑问:“原因呢?”

我只说:“其实陈导心里都明白。”

“的确。男一频频缺席电影宣传,这对电影本身来说不是好事。”陈导拿走了我手中的行程表,“我虽然拍的是商业片,需要适度的营销,但不需要这种引起争议、搞噱头的营销,容易反噬。”

“电影究竟如何最终还是靠口碑决定。”

“你说的没错。”陈导又向助手要了一张行程表,“其实刚刚那张是被否决了的行程表,这张最后确定了的。”

我接过表格,忍不住问了一句:“否决?”

……被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