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君辱臣死(第2/4页)

辽国并不想和大宋交战。

对于辽国来说,大宋是对手,西夏却是身边的恶狼。

对手是因为知道了彼此的实力,有谨慎的因素,同时也有尊重。但是面对西夏,辽国更多的是警惕,这是个永远也不会满足的恶狼,一旦疏忽了,真的会变成心腹大患。要不是西夏国内政变频发,一直陷于内斗的作乱之下,西夏将爆发出更加强大的力量。

如果大宋压不住西夏,那么对于辽国来说,也可能压不住西夏。

而大宋对战西夏,哪怕最不利的情况下,西夏被大宋吞并。可是辽国依然有信心和大宋五五开。

真宗当年和辽国在澶渊大战的时候,西夏还是大宋的领土。甚至那时候不叫西夏。如今西夏的王室李家被赐姓赵,是当时大宋的夏州节度使。

但并不是说,辽国更倾向于和大宋做对手,而不愿和西夏做对手,就会什么也不做,给大宋一个相对平和的环境蚕食西夏。该发财,敲诈的时候,辽国也不会手软。人生就要搏,国家也是如此。当初,大宋神宗皇帝被辽国威胁了一次,岁币从真宗时期的三十万两白银增加到了五十万两白银。

神宗的儿子想要灭西夏,必须要和他爹付出一样,乃至更多的代价,辽国才会不参与这场大战。

“陛下,晌午之后还去球场吗?”

对于踢球这项娱乐活动,赵煦是认真的。原因很简单,他发现自己自从踢球之后,各方面的能力都强大了不少。

不像以前,一副精神萎靡,手脚酸软的慵懒。自从踢球之后,腰同样也酸,但是恢复起来快的很,不耽误他在后宫造继承人,还能享受鱼水之欢的妙处。

这是养身的秘笈,赵煦说什么也要坚持下去。想起踢球,他就想起了高俅,找个曾经自己蹴鞠的启蒙教练,如今在西北带兵打仗。对高俅的能力赵煦心里很清楚,高俅打仗的能力普通,甚至比李逵举荐的种建中都差了很多。

想着将高俅留在西北也没太多的用处,要不召回京城算了。

虽说赵煦对踢球很认真,但时机不对,今日没有了踢球的兴趣。

撇嘴道:“让人散了,朕今日不去了。”

回到垂拱殿,章惇已经早早的到了,同时李清臣也来了。说起来李清臣是纯正的文臣和苏辙一样,不会带兵打仗,也不会算账谋划财政,诗词歌赋倒是非常擅长。要不是大宋出了个苏轼,李清臣的文章能排到天下第一。

当然,因为名声不太好,所以后来被人嫌弃了。

之前的朝堂上,李清臣将文人的无用演绎的淋漓尽致,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君辱臣死!”

不过赵煦也真的不想要李清臣这么做,李清臣死不死,对于大宋和辽国的这场交锋什么用都没有。甚至,赵煦也有点看清了李清臣的才能,并不适合做枢密使。他对李清臣是有点失望的,但赵煦的心里也是明镜似的,换个人,有可能还不如李清臣。其实说白了,大宋的枢密使没一个是合格的。

哪怕是当初王韶因为收复河湟之地,回到京城做了枢密使。按理说,王韶有战功,会打仗,也有谋略,应该是一个合格的枢密使。可实际上也不然。

大宋一百多万军队,各种关系复杂,将门之间联姻成一片,外部又有辽国和西夏的威胁,这个枢密使很不好当。

而枢密使实际上行使的权力就是以前的太尉。

用文人做太尉的坏处很多,唯独一个好处就是,不可能造反。

“臣万死,让辽狗惊扰了陛下!”

“臣有罪,让陛下蒙羞!”

平时,宰相、枢密使这样的高官和皇帝交谈,都是用‘官家’来称呼皇帝,以显亲近。只有在非常正式的场合,或者需要慎重的时候,才会开口称‘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