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第2/6页)

有人劝道:“行了行了,你二人也别吵了,这几年大家境况越来越差,彼此都心知肚明,是一日比一日艰难。我们这些做海盗的同源而出,不过是靠海吃海混口饭吃罢了,如今既然请动了三帮大佬出面主持,肯定是有办法的。”

这人话说得极为光堂,其中意思也十分明确,他们这些小鬼在这里吵没用,真正能做下决定的还是里面那三位。

一时间,这偌大的大厅里,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到了右侧那几扇镂空的槅窗里。

从他们这里,可以很清楚看见里面的人举止,却是听不到对方说话声。

那里正是海煞帮、座鲸帮、溟帮会谈之地,以外面这些人身份,还不足以能和三帮坐在一起谈事。

.

此时这张偌大的圆桌上,只坐了三个人。

一个身材消瘦,细眉细目、皮肤白皙的中年人,他从外表上看去,几乎和晋人般无二致,可若细看,还是能看出其中区别。

此人正是海煞帮的大头目,海煞。

其本人是高丽人,别看他外表斯文一片祥和,其实为人极为心狠手辣,且老谋深算。他在东海这片也算大有名声,能坐上海煞帮大头目的位置也是经历了许多血雨腥风,若是将其的故事拿出来讲,大概讲十天十夜都不会完。

坐在另一端的光头大汉,则是座鲸帮的大头目莫沙德。

与海煞的斯文阴冷不同,他算是另一种极端,生得皮肤黝黑,身材高大魁梧,在其面上有三分之一的部分被一大片刺青覆盖,再加上生就一双虎目,常人见了望而生畏。

而他脸上那一大片刺青也不是别的,而是文莱的一种刑法黥刑所致。这种刑法本是从大晋传至文莱的,在大晋这片土地上早已废弃,却在文莱延传至今,一般只有犯下极重的罪行才会被施以黥刑。

据说当初莫沙德就是在文莱犯了大事,在文莱本土待不下去,才会流落海外成了海盗。

至于另一边自然坐着薄春山,他依旧是一身黑衫,面覆黑色的皮质面具,只露出线条刚毅的下颚。

这算是三方第一次正式聚首,以前彼此只限于神交,见面倒是不曾。

莫沙德似乎对薄春山脸上的面具十分好奇,看了又看,忍不住道:“难道溟老弟也是面上受过伤,才会以面具覆面?”

薄春山一愣,见其目光好奇却又难掩狡猾,便知晓此人是心存试探。事实上六横岛上无数人对他的面具好奇,但敢当着人面提及的还仅此一人。

“莫老大睿智,我面上确实有不宜见人之处,才会用面具遮掩。”

莫沙德似乎有些不屑,到底溟帮虽是后来者,但近一年多来声势不小,明晃晃得罪对方的大头目,显然不是明智之举,所以这不屑也只是一闪而过。

他哈哈笑道:“看来像我老沙这种喜欢自曝其短的人还是少数,不过溟老弟年轻,会注重外表也是正常,毕竟那些小娘皮们可都喜欢英俊潇洒的俏郎君,不喜欢我们这种皮粗肉厚的。”

他一边‘自曝其短’,一边用大掌磨蹭着脸上的刺青,这种行径倒是让人生不出任何恶感,只会让人觉得此人性格豪爽,有什么说什么。

不过薄春山可不会真认为莫沙德是这种性格,不然今天坐在这里的会是别人,而不是莫沙德。

实际上坐在这的三人,谁又是简单的呢?

“还是先说正事吧。”这是坐下后,海煞说的第一句话。

此人外表无害,顶多就是面相阴沉了点,但见莫沙德当即止住了笑声,显然也忌惮对方得很。

薄春山没有说话。

莫沙德看看二人,皱起浓眉道:“既然两位这么含蓄,那我老沙就先说了,海煞做的是倭国和高丽的生意,溟老弟不用说,估计也大有来历,能从荣祥号虎口下夺食可不简单。我老沙做的是琉球、吕宋、文莱的生意,这些大家都知道,但大家也都清楚,这三地不属东海,而是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