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第2/3页)

差一点的就是当民壮,因为民壮干的活一般都挺危险。

最差的就是兵役,那是要打仗,十去九不回。

一般逢着征兵役的时候,到处都是哭声。

民兵虽不是兵役,却是属重役之一,关键是没人愿意干,你想想当民壮多危险,押送税银指不定哪会儿丢命,在县里负责巡夜防火防盗,指不定碰上什么土匪火灾啥的,更不用说去当民兵,指不定哪会儿就跟倭寇打上了。

普通老百姓都怕事,所以别看壮班人多,其实里面有一大半都是花了钱,请那些不怕危险的人来替差。

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官府一般也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官府只管征够人数,不管你什么朋充法,亲充法。

可想而知,薄春山去下面征民兵会有多难。

尤其今年的役各地也都完成了,突然征民兵这是属于额外的役,当地百姓可干可不干的事。也是薄春山第一次干这种活,还没学会置若罔顾不管百姓死活,所以进展极度缓慢。

他连着跑了好几天,也就征来了几个,还都是当地里正怕惹事,抓人头抓出来的。

“以前有没有类似的例子,都是怎么办的?”

薄春山苦笑:“定波县好多年都没征民兵了。”

这事他不是没查过,无旧例可循。

“衙门没派人协助你?你毕竟是第一次做这种差事,应该会派人指点你一二。”

还真没有,按理说应该是有,可兵房属郑主簿所管,如今这个局面,薄春山猜这可能就是所谓的穿小鞋。

人也不搭理你,反正这差事你干着,干不好到时候就有人说话了。

“其实这事也不难,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没人干那是因为能拿到的银子不足以他们去冒险。你想,官府只管征役,一文钱不花,来充役的人要么是轮到自己,家里又实在穷,拿不出银子请人充,要么就是觉得一份银子太少,犯不着冒这个险。”

顾玉汝缓缓与他分析:“虽然目前定波县平静,但明州府下不平静的地方太多,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倭寇闹到定波来,等到那时候,定波附近没有卫所,只能指望县衙或者民兵,考虑到这个,如果不是利益足够,是没人愿意冒这个风险的。”

“所以说来说去,还是得银子。”薄春山给她画下总结。

顾玉汝点点头,又道:“其实你征民兵,并不一定要局限在乡下。乡下的百姓见的市面少,抓个贼还得叫人一起充胆子,这种人反而不易训练,你既然打算动纂风镇来给自己博个头彩,就该找那些能迅速出成效的人,最好是胆大妄为无法无天之辈。”

说着,她顿了顿,笑着看着他:“薄春山,你是不是捕快当久了,忘了自己以前是做什么的了?”

“我以前是做什么的?地痞?好啊,顾玉汝,你敢翻我旧账!”

他头一转,埋在她腿上脸就是一顿乱蹭,一边蹭一边去挠她痒。

“别闹,别闹,我在给你梳头发,而且这是在说正经事。”

“我怎么不是在跟你说正事?”不知何时,他已经把人掀翻在床上了,他把她手里的梳子拿过来,扔在一旁,居高临下地威胁着她,“你觉得我不是说正经事?”

“那我又不是嘲讽你,你恼什么?!”她红着脸,喘着气儿道。

“我恼什么?你哪儿看我恼了,我是高兴!”他确实很高兴,两眼放光,在她脸上亲了几口,“顾玉汝,我怎么才发现你挺聪明的。”

“你第一天发现我聪明?”

“不,早就知道了,只是现在又发现你更聪明了一点。”他也不闹她了,往旁边重重一躺,兴奋地说给她听。

“你还别说,我还真被他们征役给局限了,我找些胆小怕事的乡民能干什么?是杀鸡呀还是宰牛,就得找那些胆大妄为,为了银子什么都敢干的人。这种人我认识挺多,平时喝酒喝上头了,捞起刀子就敢跟人干仗,难管是难管了点,但也不是压不住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