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施洛同志,你还没离开啊?”

因为庞津海的事情,聂雪多留了两天。海家屯考上大学的男知青们昨天就走完了,聂雪还以为劳家屯的知青也早就踏上回家的路。

“还没,我有点事情办完再走。”

施洛半侧过脸颊没直视聂雪的眼睛,只拿一双冰肌玉骨的手拍了拍自行车后座:

“上来吧,行李拎着重。”

海家屯离镇里汽车站走路要一个小时的路程,这个年代大家都节约,被子、垫絮、锅碗瓢盆、书本都不舍得丢,回家的时候是全部打包带走的。

干惯了农活的知青们力气相对大,手里带着大包小包倒也能坚持。

聂雪更是背着包裹脚步轻松的模样,但施洛就是想要送一送她,想让她不用那么累。

哪怕只减轻她一段路程的负担也好。

“谢谢啦!”

聂雪听说人家顺路,加上之前都被背过,坐自行车而已,似乎也不是十分亲密的行为了。

路上基本没人,聂雪实际也不是这个时代思想保守的女子,觉得革命战士互相帮助也正常。

没有忸怩直接答应下来。

棉被垫絮包裹聂雪背着,锅碗瓢盆类的被施洛挂在车头。自行车稳稳往前骑,聂雪瞧一眼充满了车头上各种杂物以及骑着车仙气飘飘的施洛同志,顿时觉得清冷俊美的男子顿时多了许多烟火气。

“施洛同志,你填了哪个学校的志愿啊?”

这天天气晴朗,日头渐渐出来后,笼罩着阳光,周围的寒气便渐渐散了。自行车去镇上也要一段时间,聂雪想起还没问过施洛的志愿,便出声询问。

施洛却没有直接告诉她,只说也在京市。

聂雪没有要追根究底,听说施洛在同个城市后,还大方地说有机会还可以一起吃饭。

这时施洛的车胎下突兀出现一颗大块斜面石子,以至于车子微微倾斜了些。聂雪单人坐在车后座的话当然不会受影响,奈何她背了超大个的包裹,惯性作用下她的身影有些不稳。

早知道该和小孩子那样劈开腿坐的!

聂雪内心嘀咕了一声后,赶忙拉住了施洛同志的棉外套借力。

“对不住,车子有些晃我怕跌下去。”

聂雪是知道施洛同志有些厌恶跟人接触的,她认为之前自己被背,估计也是因为两人算朋友,人家不忍心看她雨夜睡在泥地里才施以援手。

此时她不小心拉住人家衣服,那就算是有些冒犯的。

清醒的聂雪当然不会像昏迷那样理所当然,赶紧跟人说了声抱歉,在平稳后又放开了人家的衣服。

却不想前面的施洛轻咳了一声,居然说:

“朋友之间不拘小节。”

原来厌女症还分亲疏的啊……

聂雪不是很了解这个症状,但她自己也是对陌生人就要疏离,对熟人要亲近,于是觉得自己有些理解了。

所以当施洛又补充一句“你拉着吧,石子路颠簸”后,聂雪想着冬衣这么厚,人家说不定压根没接触感,于是便大大方方扯住了施洛的后背棉衣。

直到来到镇里,人多起来,路也比石子路平坦她才放开了手。

“施洛同志,你在前面骑车是不是有些冷?”

日头不错,温度也不太低。

但骑车的人都知道,车子动起来比走路面临的风就要大很多。坐在后面有人挡着可能不觉得,实际抓车把的手,鼻子、耳朵那都是直接受冻部位。

聂雪想起施洛连手套都没带,不经意抬头见到他耳朵红彤彤的,心里有些不好意思。

“不冷。”

施洛的表情一如既往清冽淡然,只是聂雪却感觉他的耳朵似乎更红了些。

所以进车站的时候,聂雪特意停下来在车站里买了个热乎乎的红薯,从施洛手里接过杂物的时候顺便塞到他怀里。

“吃点热乎的再去办事。”

“好。”

因为乘坐自行车来得早了,聂雪的班车还要半小时才开,两人便把东西放在地上,挨着坐在人还比较稀少的车站吃起热乎乎的番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