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第2/3页)

好在到了第四日,皇帝终于醒了,但人虽保住了命,却被伤了根本,卧床休养了一个月才能下地行走。

有大臣私下花重金买通了太医院的副院判询问皇帝的病情,副院判告诉他,皇帝表面看着没事,但其实已经是病入膏肓,药石无医,恐怕只剩一年不到的寿命。

很快,皇帝病重的消息便不胫而走,等到皇帝龙驭宾天,身后留下一个年幼无势的太子,大应江山便等同于无主,这让有实力的藩王们谁听了不蠢蠢欲动。

若太子是皇帝的嫡亲血脉,皇帝驾崩后理应由他继承皇位,那藩王们也无话可说,可太子沈怀容并不是皇帝的血脉,不过是一个在藩王里实力最末等的肃王的儿子,都是龙子龙孙,这江山,凭什么要他们拱手让给肃王?

皇帝显然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也知道藩王们对皇位虎视眈眈,为了能帮太子坐稳皇,于是开始暗中部署,打算铲除那几个觊觎皇位,最不安分的藩王,信王、淮王等几个藩王自然首当其冲。

自古用兵,都讲究一个师出有名,若是一个藩王没犯什么错,皇帝就要削了人家的权力,那其他藩王必定会人人自危,担心皇帝下一个要对付的就是自己,势必会联合起来反抗皇帝的统治。

可若是一个藩王犯了错,那皇帝便可以名正言顺地将他惩处,其他没犯错的藩王也并不会担心祸及到自己。

这便是沈映布的局。

他先是装病,勾出了藩王们争夺皇位的野心,然后又假借以稳固将来太子的帝位为名削弱信王、淮王等藩王的实力,逼着他们要么交权,要么主动造反。

而只要他们一反,朝廷便有了出兵镇压的理由。

淮王、信王等藩王,根本不会把一个病得快要死的皇帝放在眼里,更不可能会心甘情愿任由皇帝削除他们手里的权力,要他们对一个黄口小儿俯首称臣,那个代表了至高无上权力的位子,值得他们拿命去赌上一回,放手一搏!

正月一过,各王府里听到风声,开始秘密练兵,打造兵器,为将来的起兵做准备。

可他们这些老狐狸不知道,沈映早已给他们布下了天罗地网的陷阱。

二月末,皇帝下旨给淮王,以防边为名,欲将其护卫精兵调出塞外戍守,淮王不从,过三日,皇帝又下旨给信王,命信王入京觐见,信王知是鸿门宴找借口推脱不肯去,二王皆抗旨不遵,皇帝震怒下旨将他们废为庶人,命人将他们幽禁在封地,二王不肯束手就擒,杀了前来执行监视逮捕任务的将臣,起兵造反!

战事遂起,沈映任命林振越为大将军,统兵讨伐二王,但淮王、信王在藩王中威望颇高,也得到了不少藩王的支持,负隅顽抗一路攻占了不少城池,战事一时僵持不下。

南疆虽然地处偏远,但平阳王府派出去的眼线颇多,藩王作乱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平阳王府。

顾悯为了等这一天的到来,足足做了两年的准备,这两年里,他招兵买马,暗中操练,培养出了一支精锐之师,淮王、信王一反,平阳王府便可以名正言顺地起兵勤王,而他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一向与世无争的平阳王,会派兵配合朝廷大军在后方包抄他们!

一接到淮王、信王造反的密报,顾悯便亲自率领平阳王府的十万大军轻骑挺进,直奔京城方向而去,到了藩王大军的后方,大军将要过江的时候,顾悯打算派人给林振越送信,要林振越配合自己将藩王大军前后夹击包围起来一举歼灭。

但顾悯的信还没写好,就被赶过来的凌青蘅给拦下了。

这些年来,顾悯虽然和沈映没有书信往来,但和凌青蘅一直保持着联络,他和沈映也都是通过凌青蘅来了解彼此的近况。

凌青蘅打扮成一个普通的兵卒在侍卫的带领下进了顾悯的营帐,见到顾悯后,先拱手作了个揖,“一别数年,少君一向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