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第2/5页)

他一面命刑部彻查老雍王的案子,一面将凌青蘅秘密召进了宫。

两人在凌青蘅以前住过的宫殿密会,故地重游,难免想起了许多以前的事,凌青蘅此人虽说心机深沉了点,喜欢揣摩人心,但到底也帮沈映做过不少事,出过不少力,对于一个帮过自己的人,沈映虽然谈不上多喜欢凌青蘅,但也厌恶不起来。

况且沈映也能理解凌青蘅,一个身负血海深仇的朝廷命犯,面对一个杀了他全家的仇人之子,岂会轻易和人交心。

凌青蘅给沈映行完礼,自嘲道:“草民没想到自己有一天还能被皇上召见,还以为自己惹皇上厌恶了。”

“朕对你谈不上厌恶,但也谈不上喜欢,之所以会找上你,是因为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沈映负手立在院子里的一棵梅树下,眉眼低垂,身上气质如同寒梅般清高自傲,“朕并不相信你对朕的忠心,但朕相信你想为你家翻案的决心,所以,你可还愿意帮朕做事?”

凌青蘅不答反问:“不知皇上想让草民为您做什么?”

沈映抬眼,目光沉沉看着凌青蘅:“你应该知道最近朝中形势对君恕是大为不利,他站在风口浪尖上,有无数双眼睛在暗中盯着他,无数把刀在背后指着他,一旦他的身世被曝光出来,一个乱臣贼子之后,就算是朕都保不住他。”

凌青蘅了然于心,“所以皇上是想让临阳侯离开京城?但他可愿意?”

沈映扯了扯唇,抬头望向开在梅树最高处的一朵在寒风中摇摇欲坠,耗尽最后的力气坚持不肯离开枝头的梅花,怅然道:“他自然是不愿意的,所以朕没打算告诉他朕的决定。”

凌青蘅低下头,眼里的眸光变幻了数下,“草民明白了,皇上想草民怎么做?”

“陷害君恕的那股势力来头不小,朕担心整个朝廷,包括锦衣卫和东厂都有可能被他们渗透进去了,特殊时期当用特殊手段,朕打算建立一个新的衙门来替朕做事。”沈映看向凌青蘅,“朕知道你认识很多江湖人,所以想让你来做这个衙门的掌事,广招江湖上的能人异士为朕效力,你可愿意?”

京城里各个衙门、各个部门甚至各个官员的府里都有可能有幕后黑手安插的眼线,可那些人万万不会想到皇帝居然会起了动用江湖势力为自己做事的念头,毕竟那些上流权宦最看重身份地位,哪会屑于和三教九流之人结交呢。

凌青蘅思忖了一会儿,终于下定了决心,对着沈映拱手一拜:“草民领旨!”

“好!那此事朕就全权交给你来办!”沈映欣然地笑了下,“朕打算给这个衙门取名为‘六扇门’,你以后就是六扇门的统领,只要有真本事,明是非黑白,无不。良前科,愿意效忠于朕的,不管他什么出身,尽可入你六扇门!”

沈映已经有许久没有来过寿安宫,如今的寿安宫里一派萧条寂寥,门可罗雀的气象,和他从前记忆中的富丽堂皇大不相同。

走进寿安宫里,扑面而来一股浓重的檀香味儿,屋子里也是烟雾缭绕的,熏得人差点睁不开眼,这是不知道点了多少香。

沈映抬手在面前挥了挥驱散眼前的烟雾,这才看清了旁边跪在小佛堂里,手里拿着佛珠,正在诵经的刘太后。

朔玉怕沈映被香烟熏得难受,忙让人把殿里的窗户都打开通风,外面的寒风涌进来,将刺鼻的香味儿冲淡了些,却也把瑟瑟凉意带进了屋里。

沈映走到小佛堂外面,对着刘太后行了个礼,“太后,朕来给您请安了。”

刘太后似没听见,依旧闭着眼睛,嘴里喃喃自语,沈映也没再出声,挥了下手,让闲杂人等都退到屋外,然后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下来,看着刘太后念经。

屋子里有些冷,沈映从朔玉手里接过手炉抱在胸口,百无聊赖地打量着寿安宫里的情形,一边闲闲地开口:“太后,朕有些困惑不解,特来向您请教,不知道太后能不能为朕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