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第3/5页)

自然是不易,不仅不易,而且十分艰难。

杜谦仁不知为何,都死到临头了却还要护着雍王,不肯招供自己是和雍王合谋造反,声称自己是用矫诏骗了雍王借兵,雍王并无造反之心,都是受他蒙蔽,没了杜谦仁的指证,雍王又仗着手里有丹书铁券更可以有恃无恐。

再加上其他各地藩王也已经听到了风声,都在关注此事,若最后不能找到证据定雍王的谋逆之罪,过些时日,这些藩王一定会联合起来逼皇帝放了雍王。

藩王们都明白兔死狐悲的道理,他们现在帮雍王就是等于在帮以后的自己,毕竟谁能保证皇帝这一次解决了雍王,下一个对付的不会是他们?

到时候只能定雍王一个不痛不痒的失察之罪,人家甚至连丹书铁券都不用拿出来,就能回他的封地继续逍遥法外,试问让沈映怎么咽的下这口气?

杜谦仁为什么这么护着雍王,顾悯已经在私下调查,相信不久就能查出缘由。

而沈映之所以会选定沈暄这个在外人眼里看起来就是一个没用的草包郡王来当主审,是想让外面那些暗中帮着雍王奔走谋划的人看到是安郡王主审后放松警惕,然后露出马脚。

除了顾悯,没有人知道沈映这一次是铁了心要对付雍王。

这次能名正言顺地把雍王扣留在京城,已经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要是这次让他侥幸逃脱制裁回了封地,下次再想抓他的把柄还不知道是何年何月,所以这次绝不能让雍王有机会活着走出京城!

沈映收敛心神对着安郡王笑了笑,“朕知道雍王是受了奸人蒙蔽才会卷进这次的事情里,你说的对,雍王是朕与你的皇叔,朕不便去看望他,那就你去替朕走一趟吧,顺便帮朕宽慰他两句,都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宗,朕也不信他作为皇叔真会生出谋逆之心帮外人对付朕,让他暂且忍耐几日,等真相查明之后,朕自会给他一个交代。”

安郡王并没有怀疑沈映的用心,还以为沈映是真的相信雍王是清白的,一口答应下来:“好好好,这事我倒是可以帮皇上办,等明日我就去诏狱探监去看雍王。想来也是雍王年纪大了,人难免有点老糊涂,所以才会误信了杜谦仁那个老奸贼的话,皇上放心,我会好好安慰他,让他理解皇上的苦心。”

沈映定下了参与杜谦仁一案三司会审的官员名单,命他们加紧审理案子,以一月为限,务必要在十月中旬之前审出结果来。

转眼沈映回到京城已经快有一个月的时间,皇宫里被火烧的各处已经修缮得差不多,沈映把回宫的日子定在了九月底。

当初本来是约定好让顾悯连续侍寝十日,结果这一月下来,早就十日不止了,毕竟沈映回京之后便一直住在顾悯家里,就算他不召顾悯侍寝,那个没脸没皮的家伙也有的是办法进他的房门。

原本深宫内苑,老百姓还不了解那些宫闱秘事,但这一个月,京城里人人都看在眼里,皇帝在临阳侯府暂住了一个月,对临阳侯那可谓是专房之宠,皇帝如此宠幸一个男人,在大应朝还没有第二个例子。

朝廷里永远不缺趋炎附势之辈,见顾悯得宠便上赶着讨好巴结他的大臣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但顾悯身为锦衣卫指挥使,得罪过对他恨之入骨的人当然也不少,巴不得顾悯早点失了皇帝的宠才好。

这天顾悯办差回来得晚,沈映便先用了晚膳,没想到吃完饭刚放下筷子,便听到前院里突然响起一片嘈杂人声。

小太监去打探了消息回来,慌里慌张地和沈映禀报说是顾少君遇刺了,沈映听了后一惊,急急站起来,起身的时候不小心扯到了桌布,带着几个碗碟从桌上掉下来摔碎在地上,他也顾不得回头看,匆匆地赶去前院查看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