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第3/5页)

的确,“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不和亲”这简简单单十二个字,字字重若千金,从古至今,也没几个皇帝能有这个气魄说出口。

没想到,看似玩世不恭的皇帝,心中竟有如此宏达的治国理念。

那昌平长公主,不过是高宗的一个不受宠的庶女,皇帝与她虽然名为兄妹,但其实也并没有多少手足之情,若是换做是其他人,能以牺牲一个女人换取边疆太平,恐怕早就答应了鞑靼人的求亲,可皇帝却拒绝了。

这份气魄胆识,顾悯扪心自问,自认及不上沈映。

顾悯沉思片刻,忽然问手下:“那鞑靼使臣如今人在何处?”

锦衣卫道:“被宫中禁卫军赶出宫了,皇上命他三日内离开京城。”

顾悯道:“你去帮本官找到他的人,劝说他在京中再留三日,就说是郭厂公知道他此番受了委屈,皇上年轻气盛,拒绝和亲只是一时冲动,鞑靼与大应向来交好,不应该因这点小事就生了龃龉,厂公会再劝说皇上,让他稍安勿躁。”

顾悯现在是郭九尘身边的红人,深得郭九尘倚重,锦衣卫也没对他的话产生质疑,没问他为何要这么做,便痛快应下,出去找那鞑靼使臣了。

沈映的威风也没能逞多长时间,下了朝之后没过多久,寿安宫便派人过来传话说太后要见皇帝。

沈映脱掉了朝服,换了身常服,摆驾前往寿安宫。

走到寿安宫门口还没从御辇上下来,便看到一穿宫装的少女带着两个小宫女从寿安宫出来,

少女看到沈映后,恭敬地福身行礼,“昌平给皇兄请安。”

沈映摆手示意抬步辇的太监落轿,然后起身下了步辇,“免礼,原来是昌平啊。”

沈映之前只在皇家家宴上远远见过两次昌平长公主这个便宜妹妹,记忆中连长相都有点模糊,今日走近了才看清楚脸。

少女容貌清丽,身形娇。小纤细,虽然贵为公主,但身上的衣着穿戴却十分朴素,她穿了件粉色的襦裙,应该是旧衣,洗得颜色都有些发白,头上戴的首饰也都半旧不新。

一个庶出不受宠的长公主,可想而知,她在这深宫里的生活必然诸多艰难,虽为帝女,但很可能活得连一个太后皇帝身边受宠的太监宫女都不如。

沈映想起早上上朝时郭九尘说的话,“昌平长公主身为大应公主,既受天下人的供养,就应当承担起身为公主的责任”,现在想来,真是可笑至极。

郭九尘并不知道公主的身份从未带给过昌平她应当享有的尊荣,宫里的生活也从未善待过她一日,又凭什么要求她一个弱女子来牺牲小我,成全大我?

不过是当权者为自己的怯懦无能找的冠冕堂皇的借口罢了。

沈映正出着神,昌平却在此时突然对着沈映跪了下来,沈映反应过来连忙上前搀扶起她,“为何行如此大礼?”

“昌平谢过皇兄。”昌平抬起头,感激地望着沈映,“谢皇兄对昌平的维护之情,昌平定会永世铭记在心。”

“原来是为这事。”沈映淡然地笑了下,“你也不用放心上,不全是为了你,朕的皇帝之位不需要靠牺牲一个女人的幸福来成全,这是朕的底线。对了,你来寿安宫做什么?”

昌平垂眸有些忧伤地道:“太后传昌平过来是为了……让臣妹自荐去蒙古和亲。”

沈映抬头看着寿安宫宫门口上挂的匾额,脸色一沉,短促地哂笑了下,拍拍昌平的肩膀安慰她道:“你放心,有朕在一日,就绝对不会让你去和亲。”

昌平抬起眼睛,一双乌黑的杏眼里已满含热泪,望着沈映郑重地道:“昌平只恨自己不是男儿身,否则就算当个马前卒,起码也不像现在这般软弱无能,至少可以为皇兄上战场杀敌!”

沈映爽朗笑了两声,“身为男儿身固然可以上阵杀敌,但是公主也有公主的价值,切勿妄自菲薄。好了,你先回去吧,朕还得进去瞧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