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今朝海棠香(2)(第2/5页)

邓元初遗憾:“倒没多看桌上菜,只在临走前吃了两口燕菜。”

“清汤燕菜也不错,”她笑,“有机会带你好好吃一回。”

京城的私家菜馆多,都是过去的官府私房菜。昔日的高官家蓄名厨,雅聚友人,其后便做成了一桩生意,谭家菜是名声最大的那个。“戏界无腔不学谭,食界无口不夸谭”,后半句指得便是这谭家菜。

两人从谭家菜聊到官府私房菜,再到宫廷菜……越聊越热络。

邓元初听到兴起,拉着凳子往她身前坐。

“改日我们再去米市胡同,”她说到高兴,也凑近说,“那里可不止有谭家菜,还有便宜坊的烤鸭——”

“倒不用改日,”谢骛清冷不丁冒了句,“今日就去。”

两人同时被打断,同时看谢骛清。

她想想,总归要吃午饭的,倒也可以,于是跟着谢骛清一起看邓元初。

邓元初则在心里百转千回地揣摩这位昔日老学长及最不讲情面的谢教员的弦外音,再将谢骛清的行事做派里里外外掂量了一番,最后下了结论——万万去不得。

“昨夜宿醉,头疼得很,是没什么胃口了,”邓元初一手扶额,蹙着眉头,“能不能先让我睡几个时辰?”

谢骛清无可无不可。

邓公子死活不肯多坐,讨了西厢房的一张床睡去了。

谢骛清见人一走,便去衣架旁取下了何未的大衣和他的军装,掀帘出来时,被何未夺走了其中一件:“我想看看你的军装和佩刀,等我一会儿。”

大衣还在谢骛清的手里,夺了军装的姑娘已进了卧房。

谢骛清不大懂军装和佩刀为什么要摆一起看,但至少懂得,女孩子的心事摸不透便不要强行追问,留一线余地才好相处。

他没多问,立在帘外等着。

……

珠帘后的何未背对他,小心摘着军装上的细小狐狸毛。早该想到,狐狸领都要掉碎毛的,她大衣是白色的看不出,他军装是深色的,显眼得很。

很快弄妥,她正要走,一抬头竟望见临窗的书桌正当中有两长条的白纸。它们被一方砚台压着,静躺在窗棂下的一道道黑影里,被人以浓墨写就了一句送行之言:

“你我终将成尘成土,唯华夏之山海永存。”

是谢骛清的字。

如此轻飘飘的白纸,因为无风,所以静止不动。如同这屋里的一切,桌、椅,书架,留声机和佩刀。静得让她难以呼吸。

“看好了?”帘外人问了声。

她被惊醒,抱着他的军装低头而出,险些撞到谢骛清怀里。

“不是看佩刀吗?”他不露声色地向后让了半步,“不见你过去。”

“你……锦被没收,我不好过去。”

他这才记起,昨夜睡到中途起来研墨写字,再没回去床上,没注意这个。

何未原想问他为什么不回六国饭店住,细想想,他这两日该是不想应酬谁,才一直留在百花深处,于是话到嘴边改成了:“林副官不帮你吗?”

“我的事历来都是自己做,这卧房,”他告诉她,“从我入住,你是第二个进去的人。”

早知道……就不进去了。

谢骛清接过军装,边穿,边掀帘而去。

谢骛清自然不会单独带她去吃饭。两人未到米市胡同,早有人在谭家菜候着。他在京城像入了酒池肉林,天南海北来的朋友日夜相伴。今日吃饭的决定下得仓促,来不及多安排,席间三个女孩子,两左一右全在谢骛清身边。不过再多佳人,都盖不住席间的一个何二。

何未的名声大,不止于她的离经叛道,更因她确是生得极美。今日她又是扮相隆重,往角落里的椅子一坐,单手托腮瞧着古玩架的侧脸,都够往来食客烙在心里惦上十天半月的。偏她见惯大场面,人家看便看,更能让人生出不少幻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