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第3/4页)

好家伙,三伏天里穿毛衣!这谁能受得了……

戴誉忙出声打断道:“红毛衣确实好看,不过我自己是没有的,这大夏天的去哪买红毛衣啊!”

吴科长思考片刻道:“我倒是有一件立领红毛衣,虽然是女式的,不过粗毛线分不清男女款,而且画报的取景主要集中在脖子以上,能露出个红领子就行了。红色显得精神!”

得了,不但夏天穿毛衣,还得穿女式毛衣,这不是要出洋相嘛!

戴誉挣扎道:“咱们不如根据厂里的产品定位,来确定服装造型怎么样?”

吴科长一听,来了兴趣:“你具体说说。”

“我们厂主营的是11°的滨江啤酒,12°的白花啤酒和14°的黑啤酒,这三款棒啤,没错吧?”

“滨江啤酒和白花啤酒的售价便宜一些,黑啤酒因为制作工艺复杂售价最高。”

吴科长没想到他对厂里的产品情况还挺了解,点头表示满意。

戴誉继续道:“那我们就可以根据售价,以及消费人群决定造型……”

徐晓慧总算找到机会表现自己,插话道:“对啊,最便宜的滨江啤酒可以拍一套印有我们厂标志的白背心,白花啤酒可以拍一套衬衫加工装裤,最贵的黑啤酒可以拍一套……”

她思考再三,也没想好最贵的能拍一套什么样的。

吴科长斩钉截铁道:“就这么定了,再拍一套红毛衣的!明天一共拍三套!”

戴誉:“……”

敲定好了服装,徐晓慧不顾戴誉的坚决反对,生拉硬拽将人领去了机械厂对面的理发铺。

“师傅,您这能烫头不?”徐晓慧边费劲地推着戴誉进门,边问屋内的剃头师傅。

“呦呵,都好多年没人找我烫头了,能烫!”剃头师傅下午正闲着打盹,见到两个小年轻进门就喊着烫头,还挺稀罕的,“姑娘,坐吧,你想烫个什么样式的?”

徐晓慧将手里那张红毛衣的画报一扬,指着死扒着门框不肯进来的戴誉道:“不是我要烫头,是给这位同志烫!就烫画报上电影明星这样的!能烫不?”

“没问题啊!先坐吧!”剃头师傅说着,就去角落里翻出一个火钳子。

戴誉心惊肉跳地看着师傅将火钳子放在火上烤,不死心地建议道:“我这头发不够长,你看那火钳子那么粗,万一把我烫伤了,你还能找到第二个给厂里拍画报的不?”

怎么这么不懂珍惜呢!

徐晓慧被他说得也有些迟疑了,目光望向已经被烤红的火钳子,万一真被烫到了……

想想那个画面,徐晓慧就打了个哆嗦。

剃头师傅拍拍座椅,示意戴誉过来坐下,“怎么,还信不过我老钱的手艺啊!我都干这行三十多年了!烫头的手艺还是专门去大上海,跟上海师傅学的!十年前,滨江街面上的卷发造型,九成出自我手!”

戴誉不情不愿地蹭过去。

他心里还真信不过这剃头师傅,都好些年没给人烫过了,这是拿他练手呢!

剃头师傅将他往座椅里一按,又盯着那画报瞧了片刻,方问道:“现在能来烫头的人,别说男人了,连女人都少了,你们怎么想着要烫头呢?”

徐晓慧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骄傲地说:“我们啤酒厂要拍几套宣传画报,这位同志是画报明星。”

还特意将戴誉美化成明星了。

“哦哦,拍画报啊,那光烫头不行,还得修修面!”剃头师傅见这二人都懵懵懂懂的,解释道,“以前在上海滩当学徒的时候,我那师傅整天给电影明星弄造型。拍画报前,女的化妆,男的修面!这是有讲究的!”

终于遇到懂行的了!

门外汉徐晓慧高兴道:“那就把他交给您了!”

“得嘞!”

戴誉:“……”

剃头师傅没急着给戴誉烫头,先将推剪洗刮吹等十五道工序,一道不落地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