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婚后七十 “当年应该再生个女儿的……(第2/3页)

苏榆挑了几种豆类,打算回家做几样糕点。

寒风凛冽,路边的积雪很厚,刚出来时还有些冻脚,走了一会脚就暖了起来。

这个时候出来大多是采买年货的,骑着自行车,车把上左一兜右一兜的,都是从菜场出来的。

“要不要再去买点肉,家里那些够吗?”走到菜场门口,苏榆有点不太想进去,进进出出的行人鞋子上带的雪水与泥巴混着烂菜叶,瞧着有些湿哒哒的。

家里肉不缺,早些日子就已经备好了在阳台冻着,鱼倒是还没买。

“我去买两条鱼,今晚做个鱼丸汤,妙妙爱吃这个,你在这等我。”韩尚自己进了菜场。

苏榆双手揣兜,无聊的用鞋尖在雪地里划出一个大大的韩字。

“同志,等人啊。”

突然有个男青年跑了过来,热情洋溢的问她:“同志你哪个厂的?我就在这附近的灯泡厂上班,家住七里巷。”

苏榆围着浅灰色的围巾,头上戴着一顶同色系的帽子,皮肤白里透红,秋水似的眼眸给人很温柔的感觉。

“对,我等我爱人,”眨了眨眼,苏榆反应过来,还挺新奇这种被人隐晦追求的感觉。

随着她们研究组的成果越来越多,苏榆的名号在机械厂已经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甚至在京市一提苏榆这名字,很多人都知道她,而随着小风扇和电动缝纫机的大卖,还有脱水机近一年的火爆,外省只要不是太偏远的地方也基本都知道他们电机研究组的大名。

但除了机械厂的工人,外人其实很少见过苏榆,洗衣机出口苏国那一年,有家报纸的记者想采访她,还说要拍照上报,被苏榆给拒了,最后是高峰代表大家接受了采访。

作为对总工的尊敬,别管年龄大小,机械厂的工人面对苏榆都有一种不自觉的敬佩,以往出来也都是带着妙妙,像今天这样被人当街拦着搭讪的情况还真没有过。

没管人家如何失望的离去,苏榆继续脚下未写完的字。

韩尚拎着两条鱼走的气定神闲,挺拔的身姿被这来来往往都人群趁的仿若鹤立鸡群,他的眉头微皱,显然将刚刚那一幕看在了眼里,这种情况无论经历过多少次始终不能心平气和的对待。

“买好了?”快走到跟前时,苏榆终于发现了他,抬起头笑着,站定不动等他过来。

韩尚面无表情的脸在看到地上那一排字后,终于还是破功。

围巾下的嘴角勾起,被取悦了的某人刚刚积压的那点火气瞬间烟消云散。

韩尚 妙妙 苏榆

大大的心型把三个名字框起来。

见他的眼睛往下瞄,苏榆赶紧用脚擦掉,挺难为情的。

俩人这形象,苏榆拎着装了红豆的布袋,韩尚拎着两条鱼,跟这热闹的年味挺搭,但是与任何风花雪月都绝缘,有些情话还是回家单独说比较好。

单独出来的那股子轻松感很快过去,回去的路上苏榆开始担心妙妙在家里乖不乖,会不会闹着出去玩。

她的担心是不无道理的,一家五口在百货大楼附近相遇,杨舒把妙妙裹的跟个粽子似的,走路一摇一晃的像个小企鹅,还专挑雪多的地方踩。

“妈妈。”妙妙先发现了她爸妈,炮弹似的冲过来。

苏榆艰难的把她抱起,一家人往回走。

韩伯言和杨舒的过年福利非常好,苏榆也是下午在厨房弄糕点时发现的,整条的肉,还是牛腱子肉,整扇的羊排,还有一篮子鸡蛋和几样山货。

简直是五年来过的最丰盛的一个年了,苏榆都想试试煎个牛排。

“还缺点青菜,这个时节只有菠菜,下午让你爸再去买一把。”杨舒和苏榆在厨房处理食材,她俩的厨艺都是那种半吊子水平,做做前期工作还可以,掌勺还得那俩来。

“不用,院子里种的有,等下让韩尚去挖点。”她不说苏榆还真没想起来,院子里厚厚的积雪下还埋着一垄菠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