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第4/6页)

但他在开口前,不小心对上了雍正幽冷的眼神。

虽然还是不甘心,但皇上都已经给出了态度,他也不好不给皇上面子。

罢了,等过段时间再催一催好了。

雍正将所有反应收入眼底,对年羹尧也愈发不耐起来。

-

张樱带着几个孩子进了圆明园,挑了一个梅花开得正好的院子便住了进去。

她并未带多少人,但圆明园内本就有不少伺候的人,所以一行人抵达圆明园之后,没两日便彻底安顿下来。

几个孩子一开始还有郁气,但很快就因为今年的初雪到来后,彻底地疯玩一通后而彻底散尽,只留下了几分对年羹尧的不满与痛恨。

至于默默与啾啾两个……

反正面儿上瞧着已经是恢复如常了,张樱分出了更多时间关注两个孩子,也没能发现丁点儿异常。

一家子在圆明园生活得惬意而安心,圆明园外却不算平静。

一开始是为了安抚汉人,雍正将

明朝皇室后裔朱之琏给封为了一等侯,此事在满人之中引起了一阵波澜。

但因为雍正态度坚决,朝臣在闹了一阵后也不敢多言。

而后定下孝庄皇后山陵为昭西陵,雍正亲自带着皇后与几位皇子并皇室宗亲、文武大臣们前往拜祭。

等回京之后发现老八一改之前奢靡作风,府中上下都以简朴为重,雍正虽然一开始心里有些不舒服,但想着他这段时间也没给自己找事儿,倒也意外夸了老八两句,兄弟二人之间的关系有所缓和。

但距离此事过去没多久,老八就犯了大错——

他竟然没有给来京参拜皇帝的蒙古科尔沁台吉等人路上的盘缠,直接被蒙古那些王公大臣一份奏折参到了雍正面前。

雍正不免怀疑老八用心,二人关系似乎有再次破裂的迹象。

好在老九拉上十三从中转圜,一个带着老八去给蒙古来人道歉,一个去往蒙古王公贵族身边从中说和,一番折腾后总算让此事平息,雍正这才没有下旨斥责老八。

等到腊月,雍正下令让太学立碑,准备将所有进士之名刻在碑上。

此事传出后,文人对雍正的态度倒是比之前好了不少。

但这样的氛围并未持续多久,因为就在进士题名碑立好之后,郑家庄突然传来噩耗——

先帝之废太子允礽,久病不治,于腊月十四这天傍晚,没了。

斯人已逝,过往一切矛盾都随着他的离世化为云烟,雍正对这位二哥的防备也尽数消失。

出于对过往的怀念,以及康熙临终前的叮嘱,雍正命人大办葬礼。

不仅如此,他还亲自前往郑家庄参加了允礽的葬礼。

等到葬礼结束,这一年也差不多要结束了。

宫里情况如何张樱并不知道,但没了宫里各种规矩的约束,张樱与几个孩子的这个年过得可是有滋有味又有趣,惹得几个孩子竟一改之前对圆明园的抵触,甚至想要留在圆明园多生活一段时间。

但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雍正二年刚过去,雍正便试探着对年羹尧动手了。

雍正其实是一个掌控欲很强的皇帝,所以他早前就对

一部分大臣在与自己单独谈话之后,转头就将自己说过的话传得人尽皆知而非常不满。

他一直想找一个由头解决此事。

原本只是想找一个寻常官员开刀,但因为年羹尧在其将张樱贬为妃位并送去圆明园后仍不知收敛,仍旧派人抹黑几家生意,甚至将抓到的那些个往年家丢东西的百姓随意扣上了一个罪名之后,便直接扔进了京兆府大牢的做法异常不满。

于是,他直接寻了个由头将年羹尧斥责一顿,并在之后直接下旨,“严禁泄露面奉谕旨,亦不许轻信轻问”。

年羹尧丢了好大一个脸,在朝中威望受损。

但他并未察觉到危险,只当雍正是随便找了个由头警告百官,自己不过是太过倒霉,所以被雍正挑中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