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第3/5页)

很好,是很了不得的一本书,据说也是所有皇帝必读的一本书呢。

第二本,《孙子兵法》;

更好了,兵家必读。

第三本,《永乐大典》;

好得不能再好,明朝百科全书,里面囊括了从政治军事到农事天气等方方面面的知识与书籍,厉害到康熙想要修一本书与之一较高下。

第四本……

算了,不看了。

胤禛扶额:好像确实都不是很适合让两岁大的小孩儿读。

他难得品到了几分懊恼。

但在懊恼之外,胤禛又忍不住生出了几分期许与可惜:若默默是个阿哥,那可就太好了。

转念一想,弘晖也不错。

胤禛的情绪这才恢复正常:“你是说,爷读过的那些内容,默默有一部分是真的听懂了?”

春喜低头:“奴婢不知,但三格格聪慧,应当是能听懂一小部分的。”

就算是一小部分也很厉害了。

胤禛看了看桌上的书,虽然知道都不适合给现在的默默学,但……

现在不能学,等她入学后就可以了嘛。

默默十二月六日的生日,只需要再等一年,就可以为她挑选塔拉温珠子了。

这一次,他可得认真细致地好好挑。

若他的想法被张樱知道——

张樱:“……”认真的?三岁比两岁大很多吗?

可惜,张樱不知道。

-

和硕雍亲王的册封典礼结束后,几位刚册封的皇子按照年龄大小相继办了庆贺宴会。

一时间各皇子府门庭若市,车水马龙,进出的客人都快要踏破了他们家的门槛。

只是如此一来,就显得八皇子胤禩有些门庭冷落了。

好在九皇子胤禟与十皇子胤俄是真的与他感情好,在宴会结束后便直接闭门谢客,也算全了八皇子的脸面。

胤禛不想出风头,与胤祥商量后,便也开始闭门谢客。

胤禟对二人的观感倒是好了许多。

只是无论胤禛还是胤祥,都不怎么需要而已。

此事热闹了一整月,一直到十二月才被即将到来的新年的喜庆冲淡了几分。

张樱亲手做了个蛋糕,请胤禛、福晋和几个孩子一起到自己的院子为默默庆祝了两岁生日,之后又送了一份儿童故事书当礼物,默默的生日就在一种非常欢快的氛围中结束了。

入了腊月,所有人都要忙着准备年货了。

张樱也按照过去的惯例,让人给两个女儿裁了几身红彤彤的衣服。从披风大氅到棉袄皮衣,应有尽有。

即便是喜欢艳丽颜色的张樱也觉得扎眼,但这时候的喜欢就这样,不给孩子穿得喜庆些,孩子之后一整年就不会红红火火、顺顺利利。

张樱:“……”

有些事儿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所以,她还是给两个女儿做了几身穿上后跟年画娃娃似的大红衣服。

因为去年的除夕宴大家心里都堆着事儿,所有人都吃得食不下咽,玩得也是心不在焉。像是要将去年失去的快乐找回来似的,今年的除夕宴就办得格外隆重,且每个人脸上的笑容都比往年真切了几分。

康熙许是心情好,又想起了喃喃这个孙女。

他往老四家眷的方向扫了一眼,一下就看到了张樱,以及她怀里的孩子。

康熙转头看向太后:“太后,老四侧福晋这是又生了?”

太后瞥了他一眼:“皇上这话说的,孩子都两岁了。就在快一个月前,十二月六日刚满的两周岁。”

康熙无奈地笑了笑:“孙儿孙女多了,不太记得住。”

他儿子女儿加起来已经快三十,孙儿孙女加起来更是夸张,都近百了,哪儿可能每一个的名字和出生日子都记得住?

他能问一句张樱是否又生了,还是因为想起了喃喃。

太后无言,毕竟她也就知道老四府上的情况而已,其他皇子到底生了几个儿子和女儿,她其实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