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高桓这一生最大的痛苦。……(第4/6页)

徐贵妃悲痛之余,终于将目光看向了高桓。

高桓感到沉重,他明白他的生活将发生改变。

但未曾料到是这样的改变。

建兴十四年,徐皇后杖责吴美人,据说,是吴美人没有照料好九皇子高杨,才让他一病不起。

吴美人没过多久也离世了。

临终前,吴美人死死拉住他的手不肯放开,她喊他:“桓儿。”

高桓一怔。

吴美人向来叫他六皇子殿下,这样亲密的称呼,是从未有过的。

吴美人却接着说:“阿娘要走了,你要好好的、好好的。”

李蓁蓁在边上嘤嘤地哭泣起来,吴美人拍了拍她的头发:“可惜了,可惜看不到你们成亲生子的那天……”

高桓只以为这些都是吴美人临死前的呓语,然而几天后,他发现吴美人的宫女在假山中偷偷烧纸。

她口中说着:“娘娘一生命苦,明明诞下了皇子,却认她人做母,娘娘……”

她回头望见高桓,抖如筛糠不敢言语。

高桓冷静地逼问了她。

假山外暴雨如瀑,高桓得知了一个尘封已久的故事。

当年,极为受宠的徐贵妃生下华阳公主高檀,伤了身子,太医都说,此生再难有孕。

徐贵妃不甘心,可是无可奈何,她说服了皇帝,挑中了吴美人,为她生下了高桓。

本来,吴美人就该殒命,但高桓小时候病弱,离不了生母,徐贵妃只能将高桓暂且交给吴美人,待他长大一些,再做打算。

没有想到,徐贵妃忽然有了孕。

徐贵妃生下高杨之后,有亲子在身边,对高桓将来是否知道身世,不甚在意,她见吴美人安静老实,于是放过了她。

可是后来……

高杨没了。

暴雨天,高桓走在雨中,浑然不觉,他喝了许多酒。

回到宫中,徐皇后秉烛以待。

徐皇后问:“因为李氏?”

徐皇后在处置了吴美人之后,自然不会将李蓁蓁这个隐患留在高桓身边,她准备赶走李蓁蓁,唯一棘手的地方是,她拿不准高桓的态度。

她对这个儿子关心太少。

她今晚才命李蓁蓁收拾行李,就听说高桓不见踪影,晚间来看,却见到他喝得醉醺醺地回来。

高桓沉默许久,说:“对,母后不要赶她走。”

李蓁蓁很快被遣送出宫。

高桓的叛逆自此一发不可收拾。

他将以往刻意欺负吴美人的女官叫了进来。

他问了李蓁蓁的事,女官小心回答,自以为没有纰漏。

高桓也只是微笑,然而随后,他忽然用手中把玩的匕首,断了女官三指。

他能做的,好像只有这些。

他甚至不能杀一个女官,只因为他始终活在徐皇后的眼皮底下。

***

天亮前,高桓回到了大明宫。

他迁动吴美人之墓的事没有人知道,大行皇帝驾崩之后,他便强硬地将内宫控制在手中,无论是徐皇后还是华阳公主抑或是其他的藩王,他们的耳目,都失了灵。

几日后,高桓行了登基大典。

理应是要同时封赏后宫的,可是旨意却迟迟没有发出来。

崔胭玉暂住宣徽殿。

整个宣徽殿都有些惶惶不安。

太子妃封皇后,顺理成章的事,为什么这么艰难。

宣徽殿内,不时有隐晦的目光往北边的珠镜殿处望。那里住着良媛李蓁蓁,挨着高桓的清思殿极近。

若说会有变数,那就是因为她吧。

至于良娣李桑桑,她自病后就一直住在绫绮殿,太子根本不曾去见她,明眼人都知道,良娣已经失宠了。

清思殿久久没有决定,新皇帝也不曾召幸任何妃嫔。

眼见这件事焦灼起来,朝臣不免动起心思,折子雪片一般递了上去,却石沉大海。

终于,清思殿有了反应,皇帝召见良娣李氏。

“是良娣李氏,不是良媛李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