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拿得死死的(第4/7页)

这苏泰,则是大祈的三朝元老,若不是陆之昀的才能和政治手腕过于出众,凭年头和资历,他也应当能熬成阁老和首辅了。

但纵然陆之昀的年岁比他轻,在内阁中的地位还排在他的前面,苏泰却也没同他产生过龃龉。

近年他的年岁愈大,反倒是起了想要致仕归乡的念头,这两年苏泰的身体也是大不如前,动不动就向朝中告假。

譬如今日,苏泰就没来文渊阁,也没同其余的阁臣一同议事,反是在府里修养着身体。

及至申时,众人方才议完了事,亦让舍人将阁臣们商讨出的结果记录在了奏章上。

小禄子身为皇帝的内臣,亦是司礼监的大太监,便在常昊和姚兴安离开文渊阁后,进了陆之昀和高鹤洲所在的敕房内。

阁臣虽有票拟之权,但仍需皇帝在批红指示后,才能敲定最终的结果。

但实际上,所谓的批红也只是走个过场而已,实际的决策权仍在陆之昀的手里。

一般来说,皇帝的批红都由司礼监的太监代笔,先前徐祥在世时,他就无法对陆之昀拥有的票拟之权做出任何的干涉,现在小禄子代替了徐祥原本的角色,他既是陆之昀和高鹤洲的人,便代表着整个大祈的朝务,更是牢牢地握在了首辅陆之昀的手里。

待小禄子拿着奏章退下后,敕房里也只剩下了陆之昀和高鹤洲两个人。

高鹤洲这时开口道:“看样子用不了多久,苏泰就要请辞归乡了,内阁也空出了个次辅的位置。季卿,你心中有人选了吗?”

内阁中的官员大抵在三到七名之间流动不等,高鹤洲清楚,等苏泰致仕后,他所任的户部尚书一职,陆之昀的心中是有合适的人选的。

但是这个新次辅的人选,高鹤洲却有些摸不着头脑。

陆之昀淡声回道:“陛下也该锻炼着培养自己的势力了,等殿考过后,这空出来的次辅一职,便让陛下尝试着在朝中挑选一个合适的官员。”

高鹤洲挑眉嗯了一声,反正就算皇帝挑的人选不合陆之昀和他的心意,他们也有的是法子能将这个新的阁臣挤兑走。

旁人不甚了解陆之昀,觉得他功高盖主,大有僭越之嫌,可高鹤洲却觉得那些人的看法过于片面。陆之昀纵是身为权倾朝野的首辅,也同汉朝的霍光一样,拥有着绝对的至高权利。

凭他的权势,甚至也可如霍光一样,可行废帝之举。

陆之昀若真想这么做,朝中也没人敢说个不字。

但是对于自己这个才能平庸的亲外甥皇帝,陆之昀是真的很用心地在培养,不指望他能成为一代雄才大略的君主,却也希望他能成为一名勤政爱民,深谙帝王之术的明君。

不然,陆之昀也不能总让他来叮嘱小禄子,要让他记得敦促陛下的课业。

前阵子换季,小皇帝的身体孱弱,又患了场风寒,这几日病虽养好了,人也比寻常更惫懒了许多。

高鹤洲也不知,他们这位幼君何时才能真正地立起来,若不是有陆之昀护着他,他早就被祈朝各地那些虎视眈眈的藩王啃得连骨头渣子都不剩了。

陆之昀只要活着,这祈朝说得最算的人,就永远都会是他。

且他才刚过而立之年,正值春秋鼎盛之龄,武者的底子摆着,身体也格外的康健。

高鹤洲就从来没见过陆之昀生过病。

反倒是他的那位柔弱孕妻,身子一直不大好,前几日高夫人同高鹤洲提起沈沅的身体时,言语中还透着对她的担忧。

思及此,高鹤洲又问了嘴:“你夫人是不是快生产了?”

陆之昀面色平静,只转了下拇指上的玉扳指,低声回道:“是快生产了。”

高鹤洲见他如此,只无奈地摇了摇首。

他自诩是风月场上的高手,亦知道如陆之昀这样外冷内热的人,是不会轻易就对一个女子产生什么爱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