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第3/8页)

“兰顿最新出的那款洗发水就挺好的,就选那个呗。”

“嗯,我也觉得。”

两人说话间一抬头,看到了悬挂在超市中央的肤安适的海报,顿时讨论起来。

“你有没有看昨天央视的那个广告?也是她拍的吧,把她拍得好美啊!”

“看啦!我觉得后面那个绿色的版本把她拍得更有气质一些。”

“那个绿色的是什么来着?”

“白瓶是牛奶味,绿瓶是薄荷味。”普通人直接按照气味来划分。

“哦,对!说是现在国外都在用沐浴露,不知道好不好用?”

她们叽叽喳喳的议论着,正好旁边的货架上面整整一排都放着肤安适的两款沐浴露——这也是渠道部的成果,要在各大商超最显眼的位置摆放自己的产品,为此可砸了不少的渠道费进去。

“买了用用呗。”

这时候有推销员热情的拿了试用装给她们闻:“这是牛奶的,主打的是滋润美白,这是薄荷,更清爽,你们看看选哪款?”

“牛奶的也太甜了吧!好好闻啊!我要这个。”

“我也喜欢,而且我看广告上说滋润效果很好。”

最后两个女孩都选择了牛奶沐浴乳。

推销员在小本本上记下。这也是她的工作之一,要记录消费者的反馈和每天的出货量。

而在华南的某一个小县城里。

“老板,给我一块香皂。”一位家庭主妇对杂货店的店主喊。

“香皂用完啦?”店主笑呵呵的问她。

显然两个人很熟,这种杂货店做的本来也都是街坊邻里的生意。

“对,大夏天的,用得快。”

店主指了指自己货架后面摆着的肤安适沐浴露:“你要不要试试这个?新上市的产品。”

家庭主妇看了一眼,有些惊喜:“这不是昨天电视上面发了广告的那个?”

“对!就是这个!”

“好用吗?”

“还不错,我自家也在用这款清爽薄荷的,真的很凉很爽。”店主大力推荐。

家庭主妇有点犹豫:“就是稍微有点贵。”

“看上去是比香皂贵一点儿,但是这款用得久啊!你挤两下就够洗一次了。这一瓶最起码供你家用个一两个月。”

她一想,那也是,而且贵得其实也不多,这样算下来还挺划算。

“行,那就给我来一瓶。”

类似这样的对话,发生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城市,国家电视台的覆盖广度可不是盖的。而就算是你不看电视,走在街头巷尾也总能看到肤安适的广告;翻开杂志和报纸,依然能看到她们大幅的海报。

这时候有一件事情将肤安适的名气推得更响——

一位守旧的老学究在报纸上发表文章,称肤安适的广告有伤风化,广告女郎居然在电视上裹着浴巾就出现了,还露了大腿,简直是世风日下。他痛心疾首的呼吁,应该把这种广告和相关品牌彻底封杀。

这份报纸属于全国性报纸,还挺有名气的。而他的文章也并不是报纸专栏,只是一个接受读者投稿的栏目。正好这件事又有一点小微妙,戳到了从80年代一直延续至今的关于思想解放的点。因此还引发了一场不小的讨论。有观众陆续的也向这个栏目投稿。

有人反驳他,只是露了肩膀和腿部,而且整个氛围健康青春,这位老先生未免有点小题大做。他呼吁他走出自己的世界,去外面看一看。

还有人直接讽刺说这就是淫者见淫,老古板们就是看不得女人出现在电视上。

宋锦和锦泠公司的同事们谨慎的观察了一下舆论形势,发现大部分人还是站在她们这一边的,国家电视台广告也依然照放不误,因此也就放下了心,任由他们吵去。

就这样,在铺天盖地的宣传攻势之下,肤安适终于迎来了收获的时刻!

……

“锦姐,是我,家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