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第2/5页)

他的电器铺子投入比较大,货品价格太高了。但利润也高,开了几个月基本回本了,现在一个月的利润也有四位数。

林素娟对着宋一成没有说自己的理由,只是淡淡的道:“我干嘛要用你的钱?反正也是分期给,每个月赚个五百块还是不成问题的。”

宋一成不说话了,也是。

经过这件事,姐弟俩对林素娟更高看了一眼。

中秋节的时候,宋永丰和吴枝花到了城里,宋绣早已经在市一中就读,周末有时候就来姐姐家,宋一成见全家基本都在了,就带着林素娟一起来吃饭。两人见过了父母,这就算正式的定了下来。

“你和乔安平怎么样了?”饭桌上,吴枝花看到宋一成和林素娟两人十分般配,又问宋锦。她知道宋泠也知道乔安平的事情,因此也不避着她。

宋锦笑道:“挺好挺好,就是最近比较忙,他也忙,就见得比较少。”

她和乔安平,目前处在一个比较微妙的状态。两人并没有正式的确定关系,但每个月也会固定的吃一两次饭,或者是去看一次电影。只是因为两人都很忙,可能这段时间本来挺亲近的,结果一出差,一个礼拜十天半个月回来,就又开始原地踏步。所以这大半年的过去,进展也不算大。

但私心来讲,宋锦自己还挺享受这个过程的,不用去想太多的责任和要付出的东西,有着恰到好处的舒适感。好吧,她知道这听上去似乎有点自私,但的确是她内心的真实想法。

就,顺其自然吧。

下半年,宋锦的忙碌程度显然超过了上半年,一个月有十五天是在外面出差,回来半个月还有一个礼拜是在公司度过,歇在县城。吴枝花索性来市里面长住,照顾外孙女。

不过,忙碌所带来的成果也让人欣慰——她们上半年的布局在下半年得到了十分丰厚的回报。陵水自然不用说,去年靠着它才有那一万多顶帽子的订单,设了联络处后,加上开发出来的一些百货商店的订单,直接翻了好几倍。但这些都不如广州十三行那边的发展速度。从七月份起,宋锦带着彭慧慧就已经陆陆续续的拿下了一些秋冬款的订单,到了八月份九月初,订单一下子井喷了。算了算,今年十三行那边的订单都已经超过了五万顶。

除此之外,她们后面开发出来的头花项目,也发展得很不错。价格和利润虽然比不上帽子,但胜在量大,即使是一个小订单,也都是上千的数量。大客户,直接一款头花就是上万个的定。这样算下来,当时几百块买了宋泠和宋绣的点子,简直赚大了!于是,严如玉做主,又给她俩各奖励了一百块。

宋泠自己算了算,她的个人存款也有将近五百块了,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放在这个年代,是妥妥的小富婆。

视线再回到锦玉公司。

订单多了,相应的工人也越招越多,现在锦玉公司算上食堂和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已经有将近六十个人。严如玉天天愁着现在地方不够,车间里都快要坐不下了,现在正满县城的看场地。她和宋锦一合计,索性开始看厂房,决心正儿八经的把工厂给办起来。毕竟,按照现在这样的形势,明年公司肯定还要再发展,那不如一次性到位,省得老是换地方。

而除了工人多,公司的其他系统也招了不少新人,有新的业务员,还有新的采购,最让宋锦高兴的是,她心心念念的设计师终于找到了合适的人选,是个刚从省城工艺美术学校毕业的小姑娘,叫安晨。安晨是齐老师的师妹,也是齐老师介绍过来的。小姑娘本来毕业后被分配到了一家地区群艺馆上班,也没什么事,主要就是画画宣传画什么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看报,陪群艺馆的老员工们喝喝茶下下棋。做了半年,她嫌工作实在是太无聊了,有一次聚会听到齐老师说起这边想要招设计师,心里一动,就报名过来了,为此还和家里大吵了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