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第2/3页)

武侠小说里说,行走江湖,有几种人最是难惹,一种是行脚僧人,尼姑。一种是单身女人,太监。一种盲人,聋子,跛子等有残疾的人。还有一种就是胖子。

如果一个人保持缄默,那么就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他是个傻子。另一种可能,他是大智者。

如果一个人奇胖,那么也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他是个懒汉。另一种可能,他是个大脑绝顶聪明的人。诚实的懒汉说,路上有狮子。绝顶聪明的人想尽一切办法,为的就是什么也不干。他们发明汽车,为的是不走路:他们发明洗衣机,为的是不动手。在这个意义上看,世界的进步就是为了懒惰。

饭主任属于后一种胖子。他成功过。把小一千学生聚在他手下,每天中午忍饥挨饿。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后来,中午能回家的,尽可能回去吃了。腿脚灵便的,各个饭馆,四处打野食去了。剩下的,求天不应,告地不语,只好精神胜利一下,“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

食堂还得办下去,因为打架,掌勺的各种人物,都是校领导的三亲六顾,哪个也解雇不得。饭主任于是串通校方,下午上课二点改为一点半,迟到严惩不怠。取消快餐部。

他又成功了。

不管怎么说,中饭毕竟还是学生一天中的头等大事。每个人身上,好象都套着一张无形的网,挣扎的作用只是使它把你裹得更紧。学生知道,没什么东西拦着他,可他还是逃不开家,学堂,食堂。同理,中午饭也改不了大白菜,土豆,胡萝卜这老三样,如同过去人人必背的老三篇。上了年岁的人说,这就是生活。

十一点半钟左右,学校绿漆铁门“吱咔”打开,一辆小毛驴车欢快地颠进来。这时候,车是空的,小毛驴没有负担,就仿佛我们将来没了高考,没了教科书一样,很快活,蹄子敲在柏油路上清脆地响,脖子上的铃铛也“铛铛”地摇晃。

车上斜坐一个老头儿,就着天上很好的太阳,一口一口,很美地抽着旱烟。他是他们屯的猪状元,每天从我们学校把学生咽不下的饭食拉回去喂他的几十头猪。学生一天天瘦下去,猪一天天地胖起来。大概只有一个结论可以推出来:人不如猪。

然后是下课铃,然后是起立,然后是鞠躬,然后是下课。然后是学生从各种教室门口,泥石流暴发一般涌了出来,匙子,叉子在各自的饭盒里“叮当”烂响。

我们的教学楼一共三层,年级越高,层数越大,用心很显然:年龄越大,读书越多,越应该少说少动,谁见过死人跳皮筋呢?要是到了高三,初三,除了那尚不可省略的生理需要外,最好绝不下楼。而初一,高一的,太嫩,不懂规矩,老师们多多少少要拖一点堂,“增益其所不能” 。这样,高二就占了天时,人和。我们班教室紧挨楼口,又占了地利。

每每总是我们班的学生率先冲出教学楼,今天也一样。

我们呼叫着,呐喊着,奔跑着。嫌我们上课死气的地理老师会想起太阳活动极大年。历史老师会想起大阪的大盐平八郎领导的抢米风潮。约翰逊在这种情绪下不吃那几吨兴奋剂也能跑9.179秒。体育老师现在测那几个百米成问题学生的速度,一定及格。

冲到食堂,门当然是从里面反锁着的。这也是饭主任的智慧:食堂共分六、七十桌,每桌十个人,两盆菜一盆饭。十个人如果不是一个班的,马上放人进来,后来的人只有盆底可舔了。所以要耗一耗,苏格拉底说:“饥饿是最好的调味品。”饭主任也就随势慷慨地让我们多来点佐料。

早来的学生就用拳头砸他的门,高喊“反对饥饿,反对压迫” 。根2大声唱昨天学得的京剧:“店家开门来。”瘦高的我扒住玻璃窗,望望今天吃什么。别人问我,我告诉他们那副西方现代画的名字——“我能看见整个房间,那里没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