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吵与哄(第2/4页)

“嗯,要看。”

谢不倦便执了笔,一字一字写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外头秋雨淅沥,凉入肺腑,屋里却暖意融融,许知雾懒懒地窝在披风里,半依偎着哥哥,看着一个个优美至极的字从他手下倾泻而出。

不知什么时候雷声停了,她也没察觉。

她好像回到了小时候,哥哥就是她的书法先生,每一篇课文都由哥哥抄好了之后,她再就着烛光一个字一个字临摹下来。

困意悄悄来袭,许知雾打了个呵欠,身子往哥哥身上一歪,忍着困意,脑袋一点一点。

谢不倦好笑地看着肩上困得睁不开眼的小姑娘,指尖一动,想碰碰她微鼓的脸蛋。

到底是长大了,若换作以往,阿雾早就抱着她的小枕头,扑到他床榻上四仰八叉地躺下了。

半梦半醒间,许知雾心里记挂着一件重要的事情,轻轻问出一句,“哥哥,什么时候把户籍迁回来啊……”

她不记得哥哥有没有回答,不知怎么竟睡过去了。

……

许知雾醒来的时候外头还下着雨,身边却没了人,她茫茫然地往周遭一摸,发现自己躺在哥哥的床上。又撑起身子四下一瞧,他写过的字还搁在长案上,人却不见踪影。

她的心里稍稍有些慌,掀开被子下了床,问外头的松涛,“哥哥呢,去哪儿了?”

“回姑娘的话,公子往主院去了。”

许知雾揉了揉额角,午睡过久导致她有点昏沉。外头还下着雨,哥哥却出了院子,想必是有重要的事情要与爹爹娘亲说。

回忆起三年前她是最后一个知道哥哥要走这件事的人,许知雾坐不住了,问松涛拿了把纸伞,赶到主院去。

推开门,又见哥哥坐在爹娘对面,像是刚说了什么话,而爹娘则沉吟思考。

这熟悉的一幕令她脑子里嗡嗡作响,许知雾咬了咬牙,将门合上之后径自落座,强硬道,“又有什么重要的事情需要避着我商量了?”

屋里一静。

许知雾面上惯常软糯娇俏的神情全然不见了,冷着眸子问,“我都成年了,还不能听?”

她不是没有感觉的傻子,这些天一直对哥哥回家这件事隐约感到不踏实,多半还有什么在后头等着她呢。

她也希望这些都是自己的错觉,可许母一张口就打碎了她的希望,“阿雾,要不然我们一家人以后还是回京城?”

许知雾豁地站起来,“为什么?!”

许母看了谢不倦一眼,解释道,“我们许家的根在京城,阿雾你也是京城出生的。你三岁的时候我们一家来了骈州,你不还念叨着想回京城吗?”

“娘亲!不是这样算的,我如今不是三岁小孩,我马上就十六了,我在京城才待了多久,在骈州又待了多久?怎么突然就要去京城了?”

这时许父才说,“不是立马回去,爹爹还是骈州刺史一天,便不会回京城。”

“那这事是怎么提起来的?”许知雾看向谢不倦,语带轻嘲,“是哥哥吧?因为,哥哥真正的家在京城?”说到“真正”二字,已经克制不住染上了哭腔。

眼看她要掉眼泪,许父许母都慌起来,谢不倦却还是那副沉着淡然的模样,坐姿也还是那么优雅,“阿雾,你先冷静下来听哥哥说。”

见许知雾没有再激动地反驳,谢不倦说,“许家自族谱上有记载起,就一直在京城生活,偶尔有外任的,任期一到也回了京城。父亲险些定居骈州,是因为京城时局不稳,这才出此下策。可如今京城已经大体安稳下来,皇室的争斗也不会再殃及池鱼,回京已没有妨碍了。”

许知雾吸了吸鼻子,不住地捏着自己的袖角。

而谢不倦的目光始终笼罩在她身上,前头都是冷静的分析,到了此处声音轻缓下来,带了诱哄意味,“父亲母亲每逢佳节都会去祠堂见过列祖列宗,最是尊祖敬宗的人。可许氏列祖列宗都在京城,若我们一直在骈州生活不再归根,岂不终生是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