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战事告捷(第5/13页)

他开始搞建设了,诸多俘虏,正可补了各营战死的将士的缺。

新城到手,秦凤仪先得修城墙,先时他用石炮给砸得不轻,依旧是当初南夷城的老一套,秦凤仪召商贾们过来。商贾们听闻殿下打下了信州,早在凤凰城竖着耳朵打听消息哪,听闻殿下要搞建设,二话不说全部乘最快的交通工具赶过来了。

信州城的百姓们只要重新录好户籍,发现立刻就有活计做了,而且这活计不似前蛮王一样让他们白出力气,如今凤凰大神殿下这里的工程,非但每天管饭,还有工钱拿的。何况,凤凰大神殿下先时还给他们发粮米,给他们吃的,这位大神殿下是个好人哪。

尤其远方过来的和尚与道士,一个说亲王殿下乃凤凰大菩萨转世,一个说亲王殿下乃凤凰大神在人间的化身,而且亲王殿下待他们很好,于是,百姓们接受了这位凤凰大神殿下的领导。

秦凤仪把这些事情交代下去,闲了便听一位汉人讲解山蛮之间的事务,这位汉人是前信州山蛮王的军师,说来苦啊,人家家里以前也是朝廷做官的,而且官做得很了不得,还是当年先太子的太傅,姓孔,孔圣人之后。虽然做太傅的是这位孔宁大人的祖父,孔宁完全是被家族拖累,先太子被先帝连累死在陕甘,孔太傅也死在陕甘了。孔宁他爹孔繁宣作死,当年掺和到今上与先帝六皇子争位之战,不幸成了炮灰,一家子都被发配到山蛮的地界儿讨生活。这家子真不愧是孔圣人之后,到山蛮这里竟活得挺好,孔繁宣死后,孔宁就接了他爹的班儿,开始教化这些山蛮。

是的,孔宁是这样说的,他们一家子留在山蛮的地界儿,给山蛮做官,完全是为了教化山蛮人,这话险些把秦凤仪恶心吐了。好在孔宁很识时务,问啥说啥,平日里也不会乱说乱动,反正任谁看,都是一副很想投靠秦凤仪的模样。

孔宁还委婉地在秦凤仪跟前替信州的山蛮王求过情,说:“三国时,诸葛擒孟获,便有七擒七放之美谈,治山蛮终归还是要山蛮来治为好。王得殿下赦免,必然忠心。”

“行啦,我不是诸葛,你的王也不是孟获。”

过来等候战事消息的兵部侍郎大人,听闻信州大胜,急吼吼地就赶到了信州,秦凤仪十分干脆地把信州山蛮王一家子交给了兵部侍郎,与兵部侍郎道:“正好你来了,把他们带回去帝都献俘吧。我这里得消停些日子再打桂州,你先回吧。”

兵部侍郎极是殷切,道:“献俘之荣耀,该是殿下亲领才是。”

秦凤仪摆摆手,不觉着是什么荣耀,山蛮又不难打,而且在秦凤仪看来,这不过是他封地上的一个刺头,收拾完了事!

秦凤仪完全没有回京城献俘之心,兵部侍郎见劝不动他,心道,镇南王别的事情上机灵,如何在这件事上倒想不通透了。见秦凤仪不为所动,兵部侍郎很有法子,找到李钊,李钊一听妹夫要犯蠢,立刻找秦凤仪说事。出来三年了,你不想回京,妹妹还想回娘家呢。大阳好几年没见过外祖父、曾外祖母了,大美生了,外家都没见过呢。赶紧,趁着现在没什么事,回京觐见,回来咱们好收拾桂州山蛮。

秦凤仪不愿意回京,拖拉道:“待夺回桂州再回京城也不迟。”“夺回桂州是夺回桂州的事,一码归一码。”李钊道,“这就收拾收拾,殿下回凤凰城吧。”

秦凤仪实不情愿,傅浩听说此事,亦来劝他。连孔宁这样刚刚搞清楚亲王殿下身世的家伙都来插一脚,这会儿他也不替自己的王求情了。孔宁在山蛮这边儿混得久了,说话已全无圣人后代的斯文气,道:“只见人避祸,没见人避功的。有粉不抹在脸上,这不傻嘛。”

连冯将军等人听闻,亦是劝秦凤仪亲自回京献俘。亲王殿下亲自献俘与兵部侍郎代为献俘,这能一样吗?军功就不一样!大家都这样说,尤其傅浩还道:“将士的血不能白流,殿下回京后,必要细陈咱们战事艰难。该给补的兵甲器械,可不能少啊。待恢复元气,咱们还得征桂州哪。还有,将士们的封赏、战亡将士的抚恤,也得及时发放啊。信州一地贫窘,殿下与朝廷说说,刚经大战,还是免一年粮税,允信州百姓休养生息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