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信与奏章(第3/17页)

秦凤仪道:“眼下日日训练兵马,我防的就是这个。”

转眼就到了押送粮税入京的日子,章颜的奏章也写好了,上呈秦凤仪。秦凤仪一瞧,直说章颜:“这封改粮税为税银的奏章写得很好。这封让你叫苦怎么写得这么不苦啊?”

章颜嘴角直抽:“已是很苦啦。”“还不够。”秦凤仪亲自要了笔墨,添改了几笔,让赵长史重抄了一遍,之后,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将两本奏章交给谭经历一路带到京城去。

谭经历深觉责任重大,一路辛劳自不必说。待秦凤仪的奏章呈上,景安帝看后,私下还给景川侯瞧了一眼,指着那两句半文半白的“贫窘之际,咸粥亦无,只得望西北,灌两口海风果腹”,与景川侯道:“估计就这两句是那小子自己写的。”寻常人写不出这种话来。

景川侯都不知该用什么表情了,景安帝便问:“可有书信?”

景川侯原就是带着书信来的,他闺女写给他的信、他女婿写给他儿子的这位皇帝陛下都要看。景川侯原想着不当这时候呈上,但陛下要了,只得自袖中取出,恭敬呈上。

景安帝一看就知道哪部分是儿媳妇儿李镜写的哪部分是秦凤仪写的。先不提秦凤仪的字儿,就那字里行间的口气也不大一样,那叫一个吹牛哦。是的,秦凤仪现在虽然还是嘴硬说“不与岳父来往”,但他在南夷干得风生水起的,又不能跟下属嘚瑟,那样显得不稳重,只能回屋与媳妇儿臭显摆。只能跟媳妇儿炫耀哪里够,秦凤仪简直憋得够呛,便打着给祖母李老夫人写信的旗号,经常炫耀南夷的辉煌。秦凤仪写的信,先照例夸了回南夷的山水,又夸南夷的海鲜,因着风季到来,海上多海风,渔民都不出海了,他很久没吃到海里的大鱼,只有一些小贝壳类的东西可吃。然后又说南夷如何热闹,如何山好水好,荔枝随便吃,遍地都是。又夸自己在南夷搞的工程建设,新城估计六月招标,七月就要开建了,云云。那一通炫耀,景安帝看得嘴角都不自觉地翘了起来,端起茶盏呷一口,道:“他这城建得够快的呀。”

哪儿来的银子呢?景安帝都好奇得紧。

景川侯似是看出皇帝陛下的疑惑,道:“喝西北风攒出来的银子吧。”景安帝险些喷了茶。

不论景安帝,还是景川侯,抑或是方阁老,对于新城的修建仍持观望态度。虽则秦凤仪在信里是把自己的南夷吹得不得了,但大家都知道,秦凤仪就是这样的性子,不要说他的藩地了,他家啥都是极好的。

南夷州很痛快地送来了与往年无二的粮税,还有五十盆荔枝,虽则南夷州来人在郊外码头做了回荔枝生意,赚了一笔,景安帝只当不知道。谭经历也不是全做买卖,还是按亲王殿下的交代,给李、方、愉亲王三家各送了两盆挂果将熟的荔枝树。京城的差事结束后,李布政使直接就在京致仕了,谭经历便带着大家伙坐船回了南夷。其间不是没人同谭经历打听南夷的事儿,谭经历都是以“先时大家伙儿日子苦,待殿下到了,就不苦了”进行统一答复,其他再多的话一律没有。这是个嘴紧的人。

办完差事,他便走了。

景安帝则在斟酌江宁织造送上的密折,上面说方悦奉镇南王殿下之命过去他那里,又要织工又要匠人师傅,打算在南夷开办南夷织造局。这位织造大人不愧景安帝心腹,连带三成干股的事也一并说了。景安帝只是不解,南夷那样荒蛮的地方,就是秦凤仪去了略好些,可现下修路、建城,纵是秦淮在扬州干了多年盐课,身家顶多两三百万,再加上朝廷拨的五十万两,那小子先把银子用来修路,这一点,景安帝还是有些感触的。他就知道那孩子不是个短见的性子。许多藩王因皇位无望,便多耽于享乐,哪个管藩地死活?秦凤仪不一样,他出京时估计也没多想南夷的事,但走在半路上就开始动脑子了,先是收拢饥民充盈人口,再忽悠了许多商贾一同前往,直接带了好几万人过去。难得的是,这么多人一下子拥入南夷城,南夷硬是没出什么大乱子,这就很见本事了。当然,秦凤仪大年初一带着老婆孩子坐着花车,带着一万亲卫军巡游的事,景安帝也是知晓的,秦凤仪的这震慑手段,景安帝见着消息亦是要翘嘴角的,既出风头又用兵力震慑了南夷城,很符合秦凤仪的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