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南夷巡抚(第6/10页)

“现下肯把分内之事做好的能有几人?”秦凤仪很喜欢章颜,两人久别重逢,章颜虽年长几岁,却一向性子随和,便是出身尚书府之事,秦凤仪要不是今天往章家来,都不能晓得。秦凤仪又是热情性子,二人在一处说了不少话。傍晚章颜还留秦凤仪吃饭。

秦凤仪是觐见时说起章颜这事儿来的,他一向实诚,与景安帝道:“我爹要是尚书,我早宣扬得半城人都晓得了。章大人可真低调,一点儿不显摆,要不是遇着章尚书,我还不晓得章大人是章尚书的儿子呢。陛下,您说,怎么有这样低调的人啊!”

秦凤仪感慨了一回,想了想,要是他自己,肯定是做不到这样的。

景安帝听秦凤仪叨叨了一回,说起太后寿辰之事,因是太后六十整寿,四方来贺,届时南夷土人也要过来,景安帝想着,还让秦凤仪接待。

秦凤仪很高兴地应了。

景安帝正在与秦凤仪说话,便有内阁过来禀事,秦凤仪想着退下,景安帝道:“无妨,你等一等,朕一会儿还有事与你说。”

这次来的是工部郑老尚书和吏部尚书,国子监祭酒病久矣,虽则年纪不算老,也就六十出头,但国子监的事也不少,祭酒不能支撑,便自己上了致仕的折子。最近国子监祭酒的身子实在是不大好了,他家儿子求到吏部尚书那里,想着能不能早些让老父解职,老父有一心愿,就是想回老家住些时日。

这年头,人们讲究孝道。

吏部尚书过来问一问新祭酒的人选,毕竟就是点了新祭酒,还有新老祭酒的职位交接,也有的忙。

另外就是南夷巡抚的事,郑老尚书身为内阁首辅,想问一问陛下可有想好人选。

景安帝命吏部拟出祭酒人选来,至于南夷巡抚之事,景安帝道:“眼下就是太后千秋,新巡抚的事且不急,待太后千秋之后再说吧。”

至于新祭酒人选,吏部举荐了三人,其中一人便是任满还朝的章颜。

秦凤仪对于祭酒没什么兴趣,私下悄悄地同景安帝打听:“陛下,得做多少年的官儿,才能做到巡抚啊?”

景安帝笑问他:“怎么,你对南夷巡抚有兴趣?还是你有什么人要举荐?”

“我哪里认识什么人啊!”秦凤仪道,“我倒挺想做的,可巡抚是正三品高官,我现在能成不?”他还挺期待。“你不是以后想在鸿胪寺当差吗,怎么,又想去南夷州做官了?”

“我听朋友说,南夷州美得不得了。”秦凤仪问,“要是巡抚不成,有没有知县出缺,我做个知县也成。”

景安帝看他这半懂不懂的样儿就知道要官儿了,就是要官儿,也不知要个好的。景安帝道:“你还是等着从翰林院散馆后再说吧。”

新祭酒的人选,景安帝又问了几位皇子。

做祭酒,必然得是饱学之士。章颜原是状元出身,学识自然不差,外任风评亦佳,便是一向与大皇子为对头的三皇子,对于章颜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景安帝近来时常召秦凤仪服侍笔墨,因秦凤仪与章颜相熟,景安帝还提了一句,秦凤仪听后却没什么喜色,反是有些欲言又止。景安帝道:“想说什么就说,别憋着。”

在景安帝跟前,秦凤仪一向敢说话,道:“也不是别的事,我听说,国子监祭酒都是有学问的人做的官儿。章大人自然是有学问的,听说他当年中过状元,不过我觉着,叫章大人任祭酒,有些可惜了。”

“这话有意思。正四品祭酒,京城高官,有何可惜的?”

“不是说官儿大官儿小。”秦凤仪道,“要是我,我就不愿意做什么祭酒,天天跟书呆子们打交道,有什么意思?我觉着,南夷巡抚这官儿好。”秦凤仪绝对是相中了南夷巡抚这官儿啊!

“嗯,不错。”景安帝道,“巡抚是正三品,比正四品祭酒还要高两阶。”“都说了不是官高官低的事。”秦凤仪认真道,“巡抚是管着百姓的官儿,祭酒是与书呆子们打交道的官儿。上回陛下不是说南夷事务不好做,那些土人事多嘛。章大人做扬州知府时就是个好官,他又年轻,正是做事的年纪,待他走不动道了,回来跟书呆子打交道好了。要是我,与其在京城做祭酒,不如在外做南夷巡抚。我觉着,依章大人的本领,做南夷巡抚,一准儿能把那些土人给降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