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御六气(第2/4页)

一个个常青医师听闻这话,露出羞愧之色、不敢多言,玄微子继续说道:“这套导引术的图谱与文字,我已经绘制成几幅卷轴,打算悬挂在即将落成的医院之中,放在众人都看得见的地方。以后只要想学的人,自己就能对照着学习,他们如果向你们询问请教,你们也应当尽心地讲解传授。”

“这么宝贵的知识,起码也应该收钱才能传授吧?”有的常青医师忍不住说道:“哪怕是法师学习奥术,不也要是花费无数钱财吗?”

“确实,知识本身不应该是免费,这容易让人觉得知识的获取过于廉价,从而产生对知识的轻视之心,觉得知识的获取是某种理所当然的现象。”玄微子点头道。

无论是在哪个世界,知识——这种智慧生命对事物现象经过认识与总结后的产物,可以说是从广大且无序的宇宙间,寻求局部有序的信息表达。

前人获取知识的一切行为,本质上就是悖逆着无序的扩张,需要大量有意识的投入。甚至一个人诞生降世,长大之后能够会走路会说话,本身也是知识传承的结果,是从无序中寻求有序的信息表达,而不是直接沦为丛林野兽。

知识本身确实不该是免费的,但玄微子也不愿意将知识本身放到无比崇高的位置上。尤其作为修道之人,他深知古时先贤传授仙家妙法,往往要设诸多考验。汉钟离十试吕纯阳的仙家逸话,玄微子更是耳濡目染,但他本人却不喜此道。

诚然,古之先贤总是担心道法真诀所授非人。譬如金丹南宗张伯端三传非人,三遭祸患;或言饵药神方传示非人,使丹药不神、服食无效;又说诸般秘法符图不可授受非人,否则三魂受谪、七祖遭殃云云。

然而就玄微子前生所见,实在有太多妙法真诀,就是因为祖师们抱着“宁可失传不肯妄传”之心,导致彻底断了传承。由于许多修炼行持的关键窍要,不光是要靠切实的文字叙述,还要有实打实的修炼经验作为指引,同时不断修正增补。

如果没有实修师长亲自指点传授,那么后世传人哪怕捧着几百斤的道书丹经也练不出啥来!而且哪怕妄传后的偏差谬误,也总有重新修正的可能。可一旦失传,搞不好就彻底断绝了!

玄微子倒是有本事,能从残章旧卷中印证各家各法,可他那也是有出神入化的境界后,回过头来重新参悟,能指望别人跟他一样吗?

要真有本事,玄微子也先教出几个地仙位业的徒弟啊!那样倒是省事了。

而且就玄微子看来,一个世界与社会是否“先进”,就在于信息与知识能否广泛传播。死抱着所谓秘传秘法不肯示人,还非要人千辛万苦拜师学艺,倒是显得高人们仙风道骨了,可却是败坏传承,断人闻法求道之路。

诚然,玄微子承认并非人人皆能修道有成,甚至千人之中未必能有一人入门;同样,高深道法真诀的修炼,亦有重重难关劫数,未必尽是光明坦途,需要高人在前指点引导。

可正因如此,道法广传于世才更为紧要。而且世间事物,若只有寥寥几位高人把持珍藏、不肯示人,则容易抱残守缺、敝帚自珍。久而久之,反倒被世人视为不可思议、怪力乱神,正因稀奇少见、缺乏理解,更让人生出疑法之心,从根子上坏了弘扬道法的基础。

不过玄微子也不会傻乎乎地将所有妙法真诀一股脑地搬出来任君挑选。尤其是广传《御六气导引术》,也有特定的用意。

“现在我传授的这套导引术,只是很基础的部分,往后还有更高深的内容。”玄微子对常青医师们说道:“我之所以将其放在常青医院中公开展示,就是因为来此求诊的人,本就是有伤病在身,只有这种情况下,人们才会更加重视自己的生命与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