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冰心玉壶(第2/3页)

云安被林不羡说的有些不好意思,揉了揉鼻子,解释道:“在蓝星……书法字画对我来说已经是一种艺术了,而且,我就是一个工薪阶层家庭出身的普通人,能有一支百八十块的钢笔,我就觉得不错了,哪里懂这些呢?”

云安如是说,惹得林不羡一阵心疼,保护欲澎湃,她握住云安的手,柔声道:“从前是我疏忽了,今后有我,必不会再让你受委屈。这文房四宝啊……奥妙自在其中,不需旁人教,等你用的多了……只打眼一瞧,随手一摸,便能分辨优劣。我这里还有几卷不错的宣纸,你先拿去用。徽墨也还有半块,要是买不到就先用我的。”

“亦溪,你真好!”云安的眼眸亮晶晶的,满是缱绻。

林不羡觉得甜蜜的同时,更多的是对云安的亏欠,她们在一起已经这么久了,自己却忽略了好多东西,多亏发现及时……否则定要被人笑话了去。

一想到云安可能被人嘲笑,林不羡的心里就非常不舒服,她绝不允许发生这种事。

林不羡拿出自己的宣纸,雪白雪白,上面还有些亮晶晶的点点,味道也好闻极了,摸上去却不似看起来那样充满“颗粒感”,手感反而很细腻,不仔细寻找连一点儿纤维感都摸不到。

“这宣纸真好!”云安由衷赞道。

“自家作坊做的,你喜欢的话……我让他们再多送点儿来,你要多大的,我裁给你。”

“别!”云安按住了林不羡的手背,不舍地轻抚宣纸,继续道:“先别糟蹋东西,我先在这些‘草纸’上练习练习,这回我不打算照搬全抄,你也帮我看看……觉得可以了咱们在誊写上去。”

“好。”

文房四宝准备就绪,云安执笔,提袖,书道:《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一口气写完,云安说道:“这首诗是我们那边一位叫王昌龄的大诗人送给他的朋友辛渐的,我想了好久,觉得这首诗的内容和意境最合适……而且这最后一句也是我一直很喜欢的一句。你看,把芙蓉楼改成七宝楼,李元第一回 请我吃饭的地方,有纪念意义。辛渐改成李元,还有倒数第二句这个‘洛阳’改成‘洛城’大部分就成了。只是前两句这个“夜入吴”和“楚山孤”是两个地名,暗含了对仗和平仄在里头,我又不熟悉燕国的地理,不太好改。”

林不羡低低吟诵了一遍,然后拿起毛笔又沉吟须臾,随后便提笔写了起来,一气呵成。

云安吟诵道:“《七宝楼送李元》春雨连山静入拢,夜阑举杯明月共,洛城亲友曾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如此,可好?”

云安细细琢磨,目光越发明亮,赞道:“好好好,简直太绝了。特别是这个‘洛城亲友曾相问。’你改的太妙了!原诗的意思是王昌龄告诉辛渐,要是老家的人询问我的事情,你一定要告诉他们我是‘一片冰心在玉壶啊’!被你这么一改就变成了,洛城的人曾经询问过关于李元的事情,我说空谷是‘一片冰心在玉壶’。简直是既应景又承情的一句话了!李知府调任雍州,空谷一时半会儿回不了洛城,他肯定很担心自己在洛城的风评,有没有人替他说好话……你这么一写,啧啧啧,亦溪,你真厉害!”

林不羡被云安夸的有些羞,抿了抿嘴唇,道:“我哪有你说的那么好?我不过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罢了。’”林不羡想起云安常说的一句话,学以致用。

云安一个箭步上前来,揽住林不羡的腰身,贴了贴脸,说道:“你真好。”

……

不到半个时辰的功夫,由仪就买到了林不羡交代的东西,到底是宁王府的所在地,虽然受气候影响荒芜了些,该有的东西还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