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章 崔耿与超级英雄题材(第3/4页)

“如果你去写了《使命与抉择》的同人,结果却跟《使命与抉择》的后续作品发生了设定上的偏差,这不是很尴尬嘛,等于做了无用功。”

“不是说绝对不能写,只是我建议,优先级往后放一放,先考虑考虑其他的方向。”

崔耿点了点头:“呃……裴总言之有理。”

“那这样的话,就只剩GOG购买的国内IP,还有飓风漫画公司的那些漫画IP了。我想想……”

“国内的这些IP,虽然都比较老,但知名度还是有的。说不定写一个同人作品,就能唤起一部分人的童年回忆,这个题材会再翻红一下。而且,也能跟GOG产生一些联动……”

裴谦一听,不由得再次皱眉。

这个也不行,还是有危险!

很多经典的IP角色,其实是很有可能翻红的,就比如一些老电影本来无人问津,但是配上个BGM剪辑一下,莫名其妙地就爆火,这种情况也不是没有出现过。

更何况,这些国内经典的IP角色虽然过气了,但毕竟是属于国内一代人的共同记忆,而且很有华夏传统文化特色,真火起来也会比较难以收拾。

再加上GOG在国内的巨大影响力,出事的概率更是大大增加。

当然,裴谦认为“灵感班”的创作模式决定了,作者们不管选择任何一个题材,成功率都不会高,毕竟写定制文是戴着镣铐跳舞。

但裴谦还是希望这些作者们,尤其是崔耿,能选一个成功率最低的题材。

想到这里,裴谦稍微有些恨铁不成钢地说道:“崔耿,你是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作者,怎么一直给自己选简单难度呢?”

“这种题材就算认真写,又能达到什么样的高度呢?”

“要是对自己有信心,就该直接选择最高难度,去写飓风漫画公司的这些超级英雄角色!”

崔耿愣了一下:“啊?裴总,您也太瞧得起我了吧……”

写超级英雄题材?

我特么只是一个普通的网文作者啊!

超级英雄题材,那是米国前二漫画公司的自留地,只有他们能玩得转。其他国家、其他作者来写,没内味。

除了编剧的客观实力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文化背景。

西方崇尚个人主义,所以超级英雄的故事特别有土壤。而且西方的观众也特别接受超级英雄这一套东西,所以片子拍出来会很有市场。

米国前二的那两家漫画公司在英雄角色上有几十年的丰富积累,这是绝对无法撼动的。人家随便抛出来一个超级英雄,就能把飓风漫画公司的超级英雄成片秒杀。

在这个领域想要搞出一些名堂?

崔耿觉得,这是痴人说梦。

他对此有所预感:自己作为一名网文作者,即使是写超级英雄题材,恐怕也摆脱不了浓浓的网文味道,到时候就是两头不讨好。

所以,崔耿当场就想打退堂鼓。

“裴总,我就是一个写网文的,你让我写超级英雄题材,那不是强人所难嘛?”

“网文跟超级英雄题材的整个故事架构、爽点完全就不是一个东西,真要硬写,最后的结果肯定是不伦不类的。”

“再说了,飓风漫画公司创作这些超级英雄的人,都没能把它们给带火,我这二把刀就更不可能了!”

裴谦看到崔耿的态度,更加确定了自己选择的路线是正确的:“不要妄自菲薄!”

“‘灵感班’是干什么的?就是让你们收集灵感的?”

“为什么不限制你们的更新字数?就是为了让你们慢工出细活。”

“如果按照网文的创作方式,每天强制要求更新几千字、上万字,你们确实很难写出一个足够优秀的超级英雄题材故事,但现在放慢速度、慢慢打磨,只要你们坚持的时间够久、写的故事够多,总有一天会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