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国产单机游戏艺术性的最高峰(第4/7页)

“所以,不管是穷人主角还是玩家,都别无选择,这又是一个打破次元壁的设计。”

“你很愤怒,因为你明明做对了选择,却还是攒不下来钱,是的,游戏中的穷人主角,和你是一样的心情。”

“而更加讽刺的是,富人主角却从来都不穿luxury。是因为他更自律吗?不是。”

“因为他就是luxury总裁的儿子,他有一家私人的马场,他穿不穿luxury又如何呢?没人怀疑他穿不穿得起。他穿,是很正常的事情,是支持自家品牌;他不穿,是拥有简朴的美德。”

“对于穷人来说的条条框框,对富人根本就不存在,因为不论富人如何选择,在特定的光环加持下,都会变成一种美德。”

“甚至往更深一层想一想,富人不穿luxury,却在用这个品牌的高利润在无限地收割所有的穷人,富人们拼命鼓吹消费主义、奢侈品的品质感,让你觉得好像自己用上了luxury就能拥有跟富人一样的人生,甚至让整个群体都形成了一种共识,会自发地排斥穿不起luxury的穷人,这本身就是为穷人编制了一个牢笼,确定了一个穷人无法打破的游戏规则,怎么选,都是富人会赢。”

“这就像是在玩掷骰子,穷人在拼运气,而富人不管怎么掷,每一面都是六个点。”

“【6】游戏中真的只有两个阶层吗?”

“显然不是。”

“相信很多人都在费尽心机地寻找富人主角和穷人主角的联系,甚至会觉得,富人主角是被穷人主角,或者穷人的儿子杀死的。”

“但游戏在拼命地否认这一点,你找不到任何穷人与富人之间的联系。”

“为什么?因为这并不是一个完整的闭环。”

“游戏中实际上还有第三个阶层,是‘无家可归者’。你会发现,它是联通整个闭环的纽带,实际上贯穿游戏始终,无处不在。”

“富人版的开头和结局,劫持主角母亲和杀死主角的,都是无家可归者。”

“穷人版的开头和结局,主角父亲努力地让主角没有变成一个无家可归者,所以主角感激他的父亲;而主角奋斗终生,欺骗自己的儿子也继续奋斗,也都是为了让自己和孩子不要成为无家可归者。”

“就像我之前的比喻,在这个游戏中,不只有在云端的富人和在泥潭中苦苦挣扎的穷人,还有在泥潭底部被彻底吞没的无家可归者。”

“穷人在一开始就告诉我们,这些泥潭底层的人,是污水池中学的辍学者,是监狱中的囚犯,是地铁上的乞丐和精神病人,是拿了救济就社会性死亡、手脚健康也只能一辈子流落街头的流浪汉。”

“穷人一旦放弃,就会变成无家可归者,所以才要在泥潭中努力挣扎。挣扎,不一定能往上爬,但是不挣扎,一定会沉沦下去。”

“放弃得越快,沉沦得越快。”

“所以,为什么穷人主角要对孩子说出那番话?难道他不知道自己被父亲的谎言骗了一辈子吗?”

“也许,他存在侥幸心理,觉得自己的孩子会不同,也许,他只是不得不撒这个谎。”

“因为如果他告诉孩子,奋斗也没有用,那么他的孩子就会沉沦下去,成为那些无家可归者的一员,而主角很清楚,那将会是多么悲惨的人生。”

“所以,穷人主角毫无选择,只能告诉自己的孩子要奋斗。如果从结果上来看,这种奋斗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它不能让你去到云端;但如果看看泥潭的底部,你就知道这种奋斗是有意义的,它至少让你没有沉沦。”

“至于富人呢?”

“富人主角出生时就差点丧命,但他始终不相信父亲说的话,他认识了穷人朋友,他努力地写书,想要帮助那些穷人改变自己的命运。”

“但他没有意识到,劫持他母亲的不是穷人,而是无家可归者;杀死他的也不是穷人,而是无家可归者;他可以在大学中和穷人做朋友,但却不可能去多看一眼地铁里的乞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