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驸马,公主已被杖毙(第2/3页)

什么样的赏赐,才能劳动两位开国功臣前来?

立储!

苗皇后又惊又喜,同长子对视一眼,起身到殿外去迎接天子使者。

后宫向来严禁男子出入,此时却是例外,禁军分列两侧,清出了一条道路,廖元晏身着官服,手捧圣旨,与镇国公一道进入凤仪宫。

的确是册立储君的圣旨。

苗皇后跪在地上,听廖元晏将那道长长的、写满了褒赞之语的圣旨念完,又听见儿子声音略微紧绷、但仍旧平静的谢了恩,不禁觉得有些虚幻,直到被宫人们搀扶着站起身来,瞧见面前笑吟吟注视着自己母子二人的廖元晏,方才有了那么一点真切感。

廖元晏面带微笑,温文儒雅:“臣恭贺太子殿下,也为娘娘贺喜。”

要说一点都不激动,那必然是假的,苗皇后坐在皇后之位上,她的儿女先天就占据了嫡出名分,倘若最终不得帝位,日后如何可想而知,现下明旨下发,她心中巨石才算是落地,再无疑忧。

她由衷道:“还要多谢廖先生襄助。”

栾安国作为廖元晏的弟子,也郑重向他行个后辈礼节:“弟子多谢先生。”

“微薄之力罢了,算不得什么,二位贵人如此,却是折煞我了。”

廖元晏忙摆手推辞,最后道:“说到底,总归是陛下眼明心亮,天纵圣明,否则我即便是磨破了嘴皮子,怕也派不上什么用场。”

苗皇后与栾安国对视一眼,神情中是不约而同的笑意。

皇帝登基不到两年,新入宫的贵女们还未来得及诞育皇子,唯一有孕生下来的却是一位公主,自然无从争起,正摩拳擦掌想方设法生儿子呢,不成想储位之争还没来得及开始就落下了帷幕。

对于立储之事,朝臣们大多持积极态度。

新生的王朝有了储君,帝位后继有人,朝臣们有了新的效忠对象,也避免了其余皇子长成之后的派系林立和党争内耗,从国家角度来看,这的确是一件好事。

对于百姓来说……

拉鸡吧倒吧,普通小老百姓谁关心这个。

填饱肚子才是真的,别的都是假的。

皇帝负荆请罪一事闹的太大,终究没能瞒下去,很快便在坊间疯传,还有说书先生把这事写成了话本,百姓们都听得津津有味,散场之后还七嘴八舌的议论。

“原来皇帝过日子也跟小老百姓似的,两口子也会吵架!”

“不过皇帝之前那事办的是真不漂亮,咋能听小老婆撺掇,把跟着自己吃了那么多年苦的正经媳妇往外撵呢!”

“好在是知错能改,这不是又把皇后给接回去了吗!”

“亏得是接回去了,不然皇后的几个孩子没了娘,多可怜!”

“还是小老婆可恨,煽风点火,这个狐媚子!”

这时候对于言论的控制不算太严,但平头百姓心里对皇权终究是敬畏的,不敢怎么编排皇帝,狐媚子秦贵妃就成了集中炮火点,街头巷尾间成了家喻户晓的反派人物,还有人把这事编成了戏剧搬上了舞台。

毕竟事涉皇家,京兆尹不敢擅作主张,上疏皇帝,询问该当如何处置才好。

栾安国既做了皇太子,高祖便让他每日上朝理政,六部奏疏也交由他先过目,写了批文夹在奏疏之中,他再酌情修改。

京兆尹这封奏疏递上去,也是先到了年轻的皇太子手中,栾安国端坐案前,凝神思索片刻,提笔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等高祖翻开这本奏疏,瞄一眼皇太子写的批文,便悠悠笑了起来。

栾安国被他笑的自我怀疑,正襟危坐道:“可是儿子批复之中有何不妥?”

“并无,”高祖以手支颐,闲适道:“我只是想着哪天该带你阿娘出宫凑个热闹,也瞧瞧宫外这出戏是怎么演的才好。”